蝙蝠的回忆(3 / 41)
警察搜查了案发的寝室,却发现叶燕生前的许多日常用品,都已消失不见。而从她的死亡到立案侦查,中间过去整整七天,自然凶手有充分时间转移或销毁证据。
不过,却有一条重要线索,十八年来都被人们忽略——在叶燕遇害前几天,晚上十点多钟,小说的叙述者“我”独自经过校园里一条小径。那时北大还不像今天般热闹,深夜颇有些冷清,“我”看到一栋老房子的屋顶上,依稀有个女人影子。这栋建筑始于蔡元培的年代,“文革”时有几位知名学者于此自杀,成为一处灵异传说的胜地。“我”还以为见到鬼了,正好附近有盏路灯,照亮屋顶上女人的脸,竟是叶燕。夏至时节,校园里的蝙蝠也都出动,夜空中满是那些小小的翅膀。而这栋破旧的三层老楼里,有不少蝙蝠栖息的巢穴。最让“我”惊讶的是,叶燕的肩膀与胳膊上,竟还停着几只蝙蝠,乍看以为是女生的装饰品。但随着她的抖动,那些可怕的家伙飞起来,而她大胆地伸手抓了一两只回来,在手心轻轻抚摸,最后竟放到唇边吻了一下。
难道,她是被蝙蝠传上了氰化物的毒?
这条线索太过离奇了,也并未得到其他任何人佐证,警方最终也没当作一回事。
可是,作者点评了一句——
“凶手是蝙蝠吗?不,恰恰相反,在这起案件中,蝙蝠只是无辜的受害者,真正的凶手,众所周知,至今依旧逍遥法外。”
看到此处,小说已近尾声,而我狭小逼仄的屋子,依然飘荡着呕吐物的酸臭味。
蝙蝠,终于出现了。
这是盛夏的后半夜,房间内无法形容的闷热。虽然开着空调,却是房东留下的老古董,没开多久便发出刺耳的噪音,迫使我关机,等待几个小时再启动。
我打开窗户透气,却不敢再看电脑屏幕,并对这篇投稿的体裁产生怀疑——算是小说还是回忆录?
因为,作者所叙述的事件,大部分并非虚构,而是真实发生过的案件。
大约十八年前,地点也是北大中文系,死者的姓名同样叫叶燕,警方最终出具的验尸报告,证明为氰化物投毒杀人,但凶手始终未能抓获。
最近的数年间,在中文互联网bbs上,尤其是天涯论坛,不断有网友重提这桩案子。上个月,我恰好也关注过,毕竟是悬疑杂志女编辑的职业嗅觉,简直进入了罗生门的迷雾世界。我对所有信息做了仔细梳理,包括被害人叶燕的身世背景,还有其他涉案当事人的资料,归纳下来大致有几种说法——
a.凶手就是死者的同学,也是死者的室友。两人的日常关系还不错,从未表露出任何杀机,她却出于女人的嫉妒心,在叶燕床头的水杯里,下了含有氰化物的毒药。这位女生曾经被警方调查过,但因缺乏证据而释放。三年后她从北大毕业,就远赴美国留学,自此一去不复返,再未踏上过中国的土地。
b.鉴于叶燕被毒死以后,她的室友们的集体冷漠,以及各种不配合警方调查,甚至出现重要证据失窃的情况,有人猜测这并非单独作案,而是一起骇人听闻的集体杀人案——就像阿加莎·克里斯蒂笔下的某个故事。至少,作为与被害人朝夕相处的室友,她们具备充分的作案条件,同样也有嫉妒的作案动机——也可能不止于此,女生之间的小秘密,哪是外人所能猜测的?只要几个人守口如瓶,把杀人的记忆埋藏于心底,恐怕这世上再无侦探能破获。何况,包括第一位犯罪嫌疑人在内,这五名室友都已分别移民海外,不再拥有中国国籍,更不可能回来自投罗网。
c.自杀——这种说法是今年才冒出来的,却不被大多数网友认同。当年案发之后,确实有件事令人疑惑:叶燕死后一个星期,她的父母分别从美国与欧洲回来,却没有要求警方继续调查下去。有人说是因为受到某种外力影响,也有人认为存在自杀先兆。有网友采访了叶燕的高中老师,证实从她小学三年级开始,父母就离婚分别出国,平时很少有机会回国来看她,她是祖父母带大的。高中以后,爷爷奶奶因病离世,她独自居住在n市的老宅。然而,她与父母的关系非常糟糕,从考入北大到遇害的十个月间,竟然不曾与父母见过一面。
还有d、e、f、g……
以上推断都来自网络,但在这篇三万字的投稿中,却只字不曾提及。小说并没有怀疑过任何人,也没有推理出杀人凶手到底是谁。只是详细描述了各种疑点,以及死者在日常生活中的种种细节。当我坐在电脑前阅读这些文字,仿佛被作者带到十八年前,未名湖畔的夕阳下,看着倒影暗自伤春的女子。
至于凶手是谁,留待读者自己去猜测吧。
重要的是在这十八年来,与死者相关的每个人的生活与命运,都被这起凶案彻底改变了。
至于,叶燕与蝙蝠接触的那一段,我从未在任何资料与传闻里看到过——要么是纯粹的虚构或想象,要么就是作者本人亲眼所见,十八年来第一次通过小说披露真相?
作者到底是什么人?
窗外天色渐亮,我把word文档拉到开头,红色加粗字体打出醒目的标题与署名——
《蝙蝠的回忆》
阳面
作者:蝙蝠
第三章
我叫阿丸,女,26岁,ab血型,天蝎座,《悬疑世界》杂志的文字编辑。
七天前的编辑部会议上,我跟主编吵了一架,原因是《蝙蝠的回忆》被退稿了。
我第一次对主编瞪大了眼珠子,颇为失态地据理力争:“极度真实,令人身临其境,引起社会的普遍讨论与反响——这不就是小说家追求的目标吗?” ↑返回顶部↑
不过,却有一条重要线索,十八年来都被人们忽略——在叶燕遇害前几天,晚上十点多钟,小说的叙述者“我”独自经过校园里一条小径。那时北大还不像今天般热闹,深夜颇有些冷清,“我”看到一栋老房子的屋顶上,依稀有个女人影子。这栋建筑始于蔡元培的年代,“文革”时有几位知名学者于此自杀,成为一处灵异传说的胜地。“我”还以为见到鬼了,正好附近有盏路灯,照亮屋顶上女人的脸,竟是叶燕。夏至时节,校园里的蝙蝠也都出动,夜空中满是那些小小的翅膀。而这栋破旧的三层老楼里,有不少蝙蝠栖息的巢穴。最让“我”惊讶的是,叶燕的肩膀与胳膊上,竟还停着几只蝙蝠,乍看以为是女生的装饰品。但随着她的抖动,那些可怕的家伙飞起来,而她大胆地伸手抓了一两只回来,在手心轻轻抚摸,最后竟放到唇边吻了一下。
难道,她是被蝙蝠传上了氰化物的毒?
这条线索太过离奇了,也并未得到其他任何人佐证,警方最终也没当作一回事。
可是,作者点评了一句——
“凶手是蝙蝠吗?不,恰恰相反,在这起案件中,蝙蝠只是无辜的受害者,真正的凶手,众所周知,至今依旧逍遥法外。”
看到此处,小说已近尾声,而我狭小逼仄的屋子,依然飘荡着呕吐物的酸臭味。
蝙蝠,终于出现了。
这是盛夏的后半夜,房间内无法形容的闷热。虽然开着空调,却是房东留下的老古董,没开多久便发出刺耳的噪音,迫使我关机,等待几个小时再启动。
我打开窗户透气,却不敢再看电脑屏幕,并对这篇投稿的体裁产生怀疑——算是小说还是回忆录?
因为,作者所叙述的事件,大部分并非虚构,而是真实发生过的案件。
大约十八年前,地点也是北大中文系,死者的姓名同样叫叶燕,警方最终出具的验尸报告,证明为氰化物投毒杀人,但凶手始终未能抓获。
最近的数年间,在中文互联网bbs上,尤其是天涯论坛,不断有网友重提这桩案子。上个月,我恰好也关注过,毕竟是悬疑杂志女编辑的职业嗅觉,简直进入了罗生门的迷雾世界。我对所有信息做了仔细梳理,包括被害人叶燕的身世背景,还有其他涉案当事人的资料,归纳下来大致有几种说法——
a.凶手就是死者的同学,也是死者的室友。两人的日常关系还不错,从未表露出任何杀机,她却出于女人的嫉妒心,在叶燕床头的水杯里,下了含有氰化物的毒药。这位女生曾经被警方调查过,但因缺乏证据而释放。三年后她从北大毕业,就远赴美国留学,自此一去不复返,再未踏上过中国的土地。
b.鉴于叶燕被毒死以后,她的室友们的集体冷漠,以及各种不配合警方调查,甚至出现重要证据失窃的情况,有人猜测这并非单独作案,而是一起骇人听闻的集体杀人案——就像阿加莎·克里斯蒂笔下的某个故事。至少,作为与被害人朝夕相处的室友,她们具备充分的作案条件,同样也有嫉妒的作案动机——也可能不止于此,女生之间的小秘密,哪是外人所能猜测的?只要几个人守口如瓶,把杀人的记忆埋藏于心底,恐怕这世上再无侦探能破获。何况,包括第一位犯罪嫌疑人在内,这五名室友都已分别移民海外,不再拥有中国国籍,更不可能回来自投罗网。
c.自杀——这种说法是今年才冒出来的,却不被大多数网友认同。当年案发之后,确实有件事令人疑惑:叶燕死后一个星期,她的父母分别从美国与欧洲回来,却没有要求警方继续调查下去。有人说是因为受到某种外力影响,也有人认为存在自杀先兆。有网友采访了叶燕的高中老师,证实从她小学三年级开始,父母就离婚分别出国,平时很少有机会回国来看她,她是祖父母带大的。高中以后,爷爷奶奶因病离世,她独自居住在n市的老宅。然而,她与父母的关系非常糟糕,从考入北大到遇害的十个月间,竟然不曾与父母见过一面。
还有d、e、f、g……
以上推断都来自网络,但在这篇三万字的投稿中,却只字不曾提及。小说并没有怀疑过任何人,也没有推理出杀人凶手到底是谁。只是详细描述了各种疑点,以及死者在日常生活中的种种细节。当我坐在电脑前阅读这些文字,仿佛被作者带到十八年前,未名湖畔的夕阳下,看着倒影暗自伤春的女子。
至于凶手是谁,留待读者自己去猜测吧。
重要的是在这十八年来,与死者相关的每个人的生活与命运,都被这起凶案彻底改变了。
至于,叶燕与蝙蝠接触的那一段,我从未在任何资料与传闻里看到过——要么是纯粹的虚构或想象,要么就是作者本人亲眼所见,十八年来第一次通过小说披露真相?
作者到底是什么人?
窗外天色渐亮,我把word文档拉到开头,红色加粗字体打出醒目的标题与署名——
《蝙蝠的回忆》
阳面
作者:蝙蝠
第三章
我叫阿丸,女,26岁,ab血型,天蝎座,《悬疑世界》杂志的文字编辑。
七天前的编辑部会议上,我跟主编吵了一架,原因是《蝙蝠的回忆》被退稿了。
我第一次对主编瞪大了眼珠子,颇为失态地据理力争:“极度真实,令人身临其境,引起社会的普遍讨论与反响——这不就是小说家追求的目标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