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第六十二章(1 / 2)
“我卖身做什么?卖给你啊?”孟正都气笑了。
沈独清很有求生欲地摇头:“我这不是听错了吗?”
他们两个都不是普通的高中生, 孟正的皮下藏着一个成熟体面的大人, 沈独清也因为自身的经历很有一家之主的意识,因此讨论起买房的问题时竟然半点都不显得突兀。他们吃饭时也会讨论这个, 刘剑总是在一旁听得目瞪口呆。
不过, 听得多了, 刘剑也把他们的某些话听进心里去了。至少他绝不会轻易卖房了。当然, 刘家照这么发展下去,也不会沦落到让刘剑不得不卖房了。
虽然孟正和沈独清已经做出了决定, 但作为生理上的未成年人, 他们肯定不能背着大人们偷偷摸摸地把买房的事情彻底搞定,还需要通知家里的大人。
和大人谈判时,总不能用“我觉得会拆迁”这种过于主观的说法吧?于是他们俩用有限的假期跑了图书馆, 在图书馆里借阅了不少旧报纸,又上网研究了半天,尽可能地整理出了瑞阳市这些年的城市扩建资料, 把数据都摘抄了出来。
然后, 他们才跑到徐老师一家人面前,拿着资料和大人们谈谈。
谈判时,沈独清的外公外婆舅舅舅妈都在,一家人简直目瞪口呆。别的家庭中的孩子, 十四五岁时能和父母谈论什么呢,哪怕是最最有主见的孩子,了不起就谈谈自己暑假里要不要去勤工俭学吧?周培丽想起了自己,她像孟正和沈独清这么大时, 确实开始有自己的想法了,父母让她留长发,她非闹着去理发店剪了个利落的刘胡兰头。因为有这样的经历,她始终觉得,孩子们在青春期时有自己的想法并不是一件坏事。但孟正和沈独清这也太有想法了吧?
沈外公和沈外婆对视一眼,把求助的视线投向了儿子和儿媳妇。
徐嘉澍和周培丽顿时觉出了几分紧张。
如果他们是沈独清的亲生父母,他们或许会犯华国大多数父母的毛病,不会把自己孩子的想法当一回事。但他们偏偏是沈独清的舅舅舅妈,说亲近,他们自然是沈独清最亲近的人,但到底不如父母管教孩子那样名正言顺。可以说,在面对沈独清和沈非浊两兄弟,尤其是父母出事时已经记事了的沈独清时,徐老师夫妻都特别小心,唯恐在哪个地方做得不妥当。他们非常重视沈独清说的每一句话,在沈独清身上花费的心力比在自己的亲生孩子身上花费的都要多!
也是因为这样,沈独清提出想要买房子做投资,并且还给出了自己的理由后,徐老师尽管非常吃惊,但还是接过了沈独清递给他的资料,认真地翻看了起来,又认真地听沈独清说了他的想法,连每一个字眼都没有错过。最后,他对沈独清说:“这毕竟是一件大事,我要好好想想。”竟是没有一口否决掉。
“是要好好想想,劳烦舅舅帮我把把关了。”沈独清笑着说。
在接下去的日子里,徐老师把羊坡里的房子在脑海里翻来覆去地过了好几遍。作为雅和初中的教导主任,徐老师本来手里的人脉路子就不窄,最近的这一年多又因为一手主导了“烛光行动”而被上面的人看重,认识的人就更多了。他还在私底下托关系找人偷偷打探了消息,人家肯定不能和他明说,也不能百分百肯定羊坡里那边很值得投资,却也说,现在买了房子总是亏不到哪里去。
徐老师心里渐渐就有数了。
这天晚上,徐老师夫妻准备睡觉了。徐老师坐在床上,看着自己这些天做的买房投资笔记。周培丽坐在镜子前解耳环。徐老师说:“今天中午又请老杨吃了个饭,他的大舅子是开发房地产的。老杨说了,房价这东西还有的涨呢!”
周培丽笑着说:“老杨那大舅子,我听说他在政府官员那边很吃得开。”
徐老师点了点头:“我琢磨着,阿清的想法很有道理,并非是在胡闹。这孩子很有眼光啊。”这话的意思是,他差不多要同意沈独清在羊坡里买房了。
“眼光这东西,一定是随了姐姐了。”周培丽说。她口中的姐姐就是指徐老师的亲姐姐,沈独清的妈妈。那是一位很有能力的女士,投资眼光没得说。
周培丽又笑着提起了孟正:“而且我们认识小孟也有两年了,我冷眼瞧着,这孩子行事很有章法,根本不是那种会胡闹的人。你想想,他们之前是怎么帮助他们班那个学生去卖茶叶蛋的?这一出一出的,安排得多妥当啊,尤其是去养鸡场拿鸡蛋那事,你就是让成年人来办,我觉得都没小孟办得漂亮。”
刘剑家的那件事,一度让大人们非常震惊。一是震惊他们竟然想出了这样一个帮刘家改善家境的办法,二是震惊他们靠自己的能力把这件事漂漂亮亮地办完了。徐老师他们一直都知道孟正和沈独清这两个孩子挺早熟的,但他们俩到底有多早熟,大人们就没有什么清晰的概念了。直到孩子们办成了刘剑家那件事,里里外外再妥当不过了,大人们才猛然意识到这两个孩子身上的潜力。
孟正和沈独清一起说想买房投资,这在大人们的意料之外,但细想一下,好像又在情理之中。徐老师问:“那……阿清要买房子那事,我们就准了?”
周培丽不知道想了些什么,脸上露出了迟疑的表情。她兀自发了一会儿呆,压抑着声音中的兴奋,问:“老公,咱要不要也去羊坡里买套房子?反正也不贵,要是真拆迁,咱们就发了。虽说我们俩现在的工资待遇都还算可以,但我们有三个孩子要养呢!”她之前生了三胞胎,是两个女儿一个儿子。连沈独清都想着要为弟弟再攒点钱,周培丽这个做母亲的自然会想着为孩子们攒钱了。
徐老师愣住了。回想着自己这几天做的买房功课,他忽然有一点点心动。
羊坡里的房子,面积大一点的那种两层楼,花个十几万也能拿下来了,要是拆迁,现在花了这十几万,日后少说也能分到……徐老师不敢再想下去了。
徐老师夫妻对视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野心。
这对夫妻也并非是忽然就热血上头了。
既然他们同意沈独清去那边买房了,那说明他们现在已经相信那边值得投资了。
比起徐家大人的“通情达理”,当孟家大人得知孟正又想买房子时,整个孟家都快炸锅了。孟正知道自己一个人没法说服家里的长辈,因此特意拉了徐老师当同盟军。徐老师要不是真喜欢孟正,心里把孟正当作了自己的小辈,同时也相信孟家长辈的人品,他肯定不会揽这件事。毕竟,他此刻在电话里帮孟正说服孟家人,要是以后真拆迁了还好,万一不拆迁,这四五万块钱亏里头了,碰上孟家人蛮不讲理的,是不是得反过来怪他?他到时候上哪里说理去?
电话是孟爸爸接的。 ↑返回顶部↑
沈独清很有求生欲地摇头:“我这不是听错了吗?”
他们两个都不是普通的高中生, 孟正的皮下藏着一个成熟体面的大人, 沈独清也因为自身的经历很有一家之主的意识,因此讨论起买房的问题时竟然半点都不显得突兀。他们吃饭时也会讨论这个, 刘剑总是在一旁听得目瞪口呆。
不过, 听得多了, 刘剑也把他们的某些话听进心里去了。至少他绝不会轻易卖房了。当然, 刘家照这么发展下去,也不会沦落到让刘剑不得不卖房了。
虽然孟正和沈独清已经做出了决定, 但作为生理上的未成年人, 他们肯定不能背着大人们偷偷摸摸地把买房的事情彻底搞定,还需要通知家里的大人。
和大人谈判时,总不能用“我觉得会拆迁”这种过于主观的说法吧?于是他们俩用有限的假期跑了图书馆, 在图书馆里借阅了不少旧报纸,又上网研究了半天,尽可能地整理出了瑞阳市这些年的城市扩建资料, 把数据都摘抄了出来。
然后, 他们才跑到徐老师一家人面前,拿着资料和大人们谈谈。
谈判时,沈独清的外公外婆舅舅舅妈都在,一家人简直目瞪口呆。别的家庭中的孩子, 十四五岁时能和父母谈论什么呢,哪怕是最最有主见的孩子,了不起就谈谈自己暑假里要不要去勤工俭学吧?周培丽想起了自己,她像孟正和沈独清这么大时, 确实开始有自己的想法了,父母让她留长发,她非闹着去理发店剪了个利落的刘胡兰头。因为有这样的经历,她始终觉得,孩子们在青春期时有自己的想法并不是一件坏事。但孟正和沈独清这也太有想法了吧?
沈外公和沈外婆对视一眼,把求助的视线投向了儿子和儿媳妇。
徐嘉澍和周培丽顿时觉出了几分紧张。
如果他们是沈独清的亲生父母,他们或许会犯华国大多数父母的毛病,不会把自己孩子的想法当一回事。但他们偏偏是沈独清的舅舅舅妈,说亲近,他们自然是沈独清最亲近的人,但到底不如父母管教孩子那样名正言顺。可以说,在面对沈独清和沈非浊两兄弟,尤其是父母出事时已经记事了的沈独清时,徐老师夫妻都特别小心,唯恐在哪个地方做得不妥当。他们非常重视沈独清说的每一句话,在沈独清身上花费的心力比在自己的亲生孩子身上花费的都要多!
也是因为这样,沈独清提出想要买房子做投资,并且还给出了自己的理由后,徐老师尽管非常吃惊,但还是接过了沈独清递给他的资料,认真地翻看了起来,又认真地听沈独清说了他的想法,连每一个字眼都没有错过。最后,他对沈独清说:“这毕竟是一件大事,我要好好想想。”竟是没有一口否决掉。
“是要好好想想,劳烦舅舅帮我把把关了。”沈独清笑着说。
在接下去的日子里,徐老师把羊坡里的房子在脑海里翻来覆去地过了好几遍。作为雅和初中的教导主任,徐老师本来手里的人脉路子就不窄,最近的这一年多又因为一手主导了“烛光行动”而被上面的人看重,认识的人就更多了。他还在私底下托关系找人偷偷打探了消息,人家肯定不能和他明说,也不能百分百肯定羊坡里那边很值得投资,却也说,现在买了房子总是亏不到哪里去。
徐老师心里渐渐就有数了。
这天晚上,徐老师夫妻准备睡觉了。徐老师坐在床上,看着自己这些天做的买房投资笔记。周培丽坐在镜子前解耳环。徐老师说:“今天中午又请老杨吃了个饭,他的大舅子是开发房地产的。老杨说了,房价这东西还有的涨呢!”
周培丽笑着说:“老杨那大舅子,我听说他在政府官员那边很吃得开。”
徐老师点了点头:“我琢磨着,阿清的想法很有道理,并非是在胡闹。这孩子很有眼光啊。”这话的意思是,他差不多要同意沈独清在羊坡里买房了。
“眼光这东西,一定是随了姐姐了。”周培丽说。她口中的姐姐就是指徐老师的亲姐姐,沈独清的妈妈。那是一位很有能力的女士,投资眼光没得说。
周培丽又笑着提起了孟正:“而且我们认识小孟也有两年了,我冷眼瞧着,这孩子行事很有章法,根本不是那种会胡闹的人。你想想,他们之前是怎么帮助他们班那个学生去卖茶叶蛋的?这一出一出的,安排得多妥当啊,尤其是去养鸡场拿鸡蛋那事,你就是让成年人来办,我觉得都没小孟办得漂亮。”
刘剑家的那件事,一度让大人们非常震惊。一是震惊他们竟然想出了这样一个帮刘家改善家境的办法,二是震惊他们靠自己的能力把这件事漂漂亮亮地办完了。徐老师他们一直都知道孟正和沈独清这两个孩子挺早熟的,但他们俩到底有多早熟,大人们就没有什么清晰的概念了。直到孩子们办成了刘剑家那件事,里里外外再妥当不过了,大人们才猛然意识到这两个孩子身上的潜力。
孟正和沈独清一起说想买房投资,这在大人们的意料之外,但细想一下,好像又在情理之中。徐老师问:“那……阿清要买房子那事,我们就准了?”
周培丽不知道想了些什么,脸上露出了迟疑的表情。她兀自发了一会儿呆,压抑着声音中的兴奋,问:“老公,咱要不要也去羊坡里买套房子?反正也不贵,要是真拆迁,咱们就发了。虽说我们俩现在的工资待遇都还算可以,但我们有三个孩子要养呢!”她之前生了三胞胎,是两个女儿一个儿子。连沈独清都想着要为弟弟再攒点钱,周培丽这个做母亲的自然会想着为孩子们攒钱了。
徐老师愣住了。回想着自己这几天做的买房功课,他忽然有一点点心动。
羊坡里的房子,面积大一点的那种两层楼,花个十几万也能拿下来了,要是拆迁,现在花了这十几万,日后少说也能分到……徐老师不敢再想下去了。
徐老师夫妻对视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野心。
这对夫妻也并非是忽然就热血上头了。
既然他们同意沈独清去那边买房了,那说明他们现在已经相信那边值得投资了。
比起徐家大人的“通情达理”,当孟家大人得知孟正又想买房子时,整个孟家都快炸锅了。孟正知道自己一个人没法说服家里的长辈,因此特意拉了徐老师当同盟军。徐老师要不是真喜欢孟正,心里把孟正当作了自己的小辈,同时也相信孟家长辈的人品,他肯定不会揽这件事。毕竟,他此刻在电话里帮孟正说服孟家人,要是以后真拆迁了还好,万一不拆迁,这四五万块钱亏里头了,碰上孟家人蛮不讲理的,是不是得反过来怪他?他到时候上哪里说理去?
电话是孟爸爸接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