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皇家的好圣孙 第515节(3 / 4)
“臣并没有什么要提点殿下的话,只是有几个问题,殿下没有说,臣想要问一问。”腾开口说道。
“尽管问来。”赵泗点了点头。
“殿下监国,太子佐政,以后群臣奏事,是奏往太子府邸,还是殿下居住的宫殿,还是陛下处理政务的公室?
玉玺兵符是您掌管还是太子掌管?
朝会暂且不提,早朝去哪里?”腾开口问道。
“虎符和传国玉玺都在大父那里,不过平常大父处政的印章还在宫中,由中车府令掌管,我也知道在哪里。
至于朝会,奏事在哪里,大父没说,事情仓促,孤也来不及细想。”赵泗开口说道。
始皇帝不止一个印,只不过传国玉玺是规格最高的,但是这玩意也不是什么时候都能动用的,通常的情况下,是不用动用传国玉玺的,这玩意更多来说是一种象征。
至于节制天下兵马的虎符自然在始皇帝手里,不过虎符自然也不止一个,始皇帝那个是最高规格的,各地兵马都能调动,赵泗手里也有虎符,羽林军的虎符和航贸军府的虎符,以及赵国兵马的虎符,其实都在赵泗这里。
除了始皇帝,整个大秦只有赵泗能够调动大量兵马,这一点拥有长城兵团支持的扶苏也比不上。
长城兵团虽有三十万之众,但是扶苏手里没虎符,他只是获得了支持,但调兵权始皇帝没给,扶苏就没有。
“陛下既然让殿下监国,群臣自然应该奏事于东宫,早朝,三公九卿自然也该去东宫奏事。”韩生笑着开口,华丽丽的忽视了赵泗的父亲扶苏。
其实很多人都清楚,扶苏之所以能立储,最大的功臣是赵泗,说是顺带的也不为过。
况且赵泗背后有一个赵国,还有五谷园匠作局航贸军府,黑冰台一半都是赵泗的人,三公其二,王翦李斯都是赵泗的老师,招贤令又提拔了不少吏员,论政治势力赵泗早就超过了扶苏甚多。
况且扶苏回到咸阳以后低调了很多,始皇帝对赵泗的偏爱又众所周知,就连扶苏的党羽都认为始皇帝更爱赵泗,韩生忽略了扶苏并不为过。
“陛下的诏书只讲了让殿下监国,太子佐政?”腾皱了皱眉头开头问道。
“嗯……只讲了这些,其实还特意避开了我,大父走了许久李斯才把诏书拿给我的。”赵泗开口说道。
“按照常理来说,陛下既然带着小公子离开咸阳,在此之前一定会把朝中诸事理清楚。
尤其是像这种事情,一定会交代清楚,否则群臣无首,不知何处奏事,岂非朝政混乱?”腾开口说道。
“继续说!”赵泗点了点头开口。
“臣再问一句,殿下欲行之事,太子可知?”腾开口问道。
“我和大父商谈从不避讳父亲,知道是知道,只是私底下并没有具体谈国。”赵泗点了点头开口说道。
“那太子对殿下欲行变法之事,以及后续大计,可有评价?”腾继续问道。
“这倒是没有……只是偶尔我懈怠之时会说教几句,像处政之事,我未曾问过,父亲也未曾教过,一直以来都是大父言传身教。”赵泗想了一下开口说道。
“那臣斗胆建议殿下,不如去开诚布公的和太子殿下谈一谈。”腾开口说道。
“按照道理来说,这些事情陛下不会遗漏,可是陛下既然没说,那自然就有陛下的深意,陛下离开咸阳,但咸阳却不止殿下,太子再怎么样,也是太子,是您的父亲,臣斗胆猜测,或许这正是陛下对殿下的考校,为君者,朝政是一方面,可是若不能使家宅安宁,父子生隙,恐怕也并非是陛下所希望看到的。”腾开口说道。
赵泗闻声点了点头尔后开口:“那早朝和群臣奏事……您怎么看?”
“臣建议,早朝依旧在陛下的宫殿召开,群臣奏事的折子依旧去往原来的地方,陛下下诏让您监国,太子佐政,虽然大权在殿下,可也不能忽略太子的意见,因此还需要您和太子仔细商讨。”腾开口说道。
“那倘若太子不赞成呢?”
冷不丁的,韩生忽然开口。 ↑返回顶部↑
“尽管问来。”赵泗点了点头。
“殿下监国,太子佐政,以后群臣奏事,是奏往太子府邸,还是殿下居住的宫殿,还是陛下处理政务的公室?
玉玺兵符是您掌管还是太子掌管?
朝会暂且不提,早朝去哪里?”腾开口问道。
“虎符和传国玉玺都在大父那里,不过平常大父处政的印章还在宫中,由中车府令掌管,我也知道在哪里。
至于朝会,奏事在哪里,大父没说,事情仓促,孤也来不及细想。”赵泗开口说道。
始皇帝不止一个印,只不过传国玉玺是规格最高的,但是这玩意也不是什么时候都能动用的,通常的情况下,是不用动用传国玉玺的,这玩意更多来说是一种象征。
至于节制天下兵马的虎符自然在始皇帝手里,不过虎符自然也不止一个,始皇帝那个是最高规格的,各地兵马都能调动,赵泗手里也有虎符,羽林军的虎符和航贸军府的虎符,以及赵国兵马的虎符,其实都在赵泗这里。
除了始皇帝,整个大秦只有赵泗能够调动大量兵马,这一点拥有长城兵团支持的扶苏也比不上。
长城兵团虽有三十万之众,但是扶苏手里没虎符,他只是获得了支持,但调兵权始皇帝没给,扶苏就没有。
“陛下既然让殿下监国,群臣自然应该奏事于东宫,早朝,三公九卿自然也该去东宫奏事。”韩生笑着开口,华丽丽的忽视了赵泗的父亲扶苏。
其实很多人都清楚,扶苏之所以能立储,最大的功臣是赵泗,说是顺带的也不为过。
况且赵泗背后有一个赵国,还有五谷园匠作局航贸军府,黑冰台一半都是赵泗的人,三公其二,王翦李斯都是赵泗的老师,招贤令又提拔了不少吏员,论政治势力赵泗早就超过了扶苏甚多。
况且扶苏回到咸阳以后低调了很多,始皇帝对赵泗的偏爱又众所周知,就连扶苏的党羽都认为始皇帝更爱赵泗,韩生忽略了扶苏并不为过。
“陛下的诏书只讲了让殿下监国,太子佐政?”腾皱了皱眉头开头问道。
“嗯……只讲了这些,其实还特意避开了我,大父走了许久李斯才把诏书拿给我的。”赵泗开口说道。
“按照常理来说,陛下既然带着小公子离开咸阳,在此之前一定会把朝中诸事理清楚。
尤其是像这种事情,一定会交代清楚,否则群臣无首,不知何处奏事,岂非朝政混乱?”腾开口说道。
“继续说!”赵泗点了点头开口。
“臣再问一句,殿下欲行之事,太子可知?”腾开口问道。
“我和大父商谈从不避讳父亲,知道是知道,只是私底下并没有具体谈国。”赵泗点了点头开口说道。
“那太子对殿下欲行变法之事,以及后续大计,可有评价?”腾继续问道。
“这倒是没有……只是偶尔我懈怠之时会说教几句,像处政之事,我未曾问过,父亲也未曾教过,一直以来都是大父言传身教。”赵泗想了一下开口说道。
“那臣斗胆建议殿下,不如去开诚布公的和太子殿下谈一谈。”腾开口说道。
“按照道理来说,这些事情陛下不会遗漏,可是陛下既然没说,那自然就有陛下的深意,陛下离开咸阳,但咸阳却不止殿下,太子再怎么样,也是太子,是您的父亲,臣斗胆猜测,或许这正是陛下对殿下的考校,为君者,朝政是一方面,可是若不能使家宅安宁,父子生隙,恐怕也并非是陛下所希望看到的。”腾开口说道。
赵泗闻声点了点头尔后开口:“那早朝和群臣奏事……您怎么看?”
“臣建议,早朝依旧在陛下的宫殿召开,群臣奏事的折子依旧去往原来的地方,陛下下诏让您监国,太子佐政,虽然大权在殿下,可也不能忽略太子的意见,因此还需要您和太子仔细商讨。”腾开口说道。
“那倘若太子不赞成呢?”
冷不丁的,韩生忽然开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