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节(3 / 4)
绿莺跟在冯元身后回了玲珑院。
坐在妆台前,镜里娇娃惶然不知所措,她此时再难忍耐,面上带出来些沉重,本已下定决心远离,为何又出意外。
这次下江南,于旁人她不知有何不同,于她自个儿,是没有任何改变的。身份还是这个身份,孩子换了水土,也不能变回最初。
冯元挥退丫鬟,自个儿脱下官靴。
扫了眼呆愣愣的绿莺,温言安抚道:“莫怕。你上回说南人吃蚂蚱吃耗子,爷特意去问过翰林院的人了,史书上说只在西南的云翳府有这风俗,江南是没有的。他们也跟咱们一样,吃米吃菜吃鸡鸭鹅,除了热些雨水多些,倒没太多让人受不住的,习惯就好。”
绿莺觉得他的话带着软毛,轻刷刷的抚过她的心房,让她有些愧疚生出。本在想方设法躲他,避他如蛇蝎,被蒙在鼓里的他,此时却在温柔安慰她。
可不论是感激还是感动,她都不会与他携手一辈子,原以为都在汴京,将来即便他冷心,两人也离得不远,可他若从此永待在江南......
她忽然有些不舍,“爷,咱们真的一辈子回不来了么?大运河很难挖么?”
想了想,冯元说道:“始皇修灵渠,全长八十里,耗费四年光阴。这才只是如今这条运河的一小段,约么是五中取一的长短。”
绿莺瞠目:“那岂不是要二十年?”那他岂不是如同流放,常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他这是跟水一块淌到低谷去了?仕途碾断,郁郁不得志,到死?
这事于冯元来说,私心上是将去往江南如同上刑一般难受,可在公事上是相当推崇的。车要往前行,人要往上走,国要更昌盛,万事从来没有倒退一说。故而,邦邦硬的脸上竟如同少年及第般激昂,高声道:“非也,江山备有才人出,一代复一代,一代更比一代强。咱们这一辈,手艺比那时候强,铁艺比那时候高超,脑袋瓜也比那时候聪慧了,总能超越先人的。用不上二十年,便能弃那吃人的深海,在中原腹地南北通航,贸易交错。到时候,米粮降价,布种繁多,北人能吃上更多果蔬,南人能穿上更耐寒的毛皮,共同繁荣指日可待。”
想到一事,他又一叹:“不过啊,唯一一点却是让人心痛,征工十万,到时候剩下的就不知几何了。”
绿莺看过野史,说修长城时死伤不计其数,被石块砸死的,高处摔死的,这些都不足为奇,可却还有被监工用鞭子抽死的,这却太残忍了些。秦朝暴政,真是祸国殃民。
“妾身希望那些大人们,不要效仿秦朝。能善待这些百姓,俗话说没有功劳有苦劳,况且他们都是有功之人啊。到时候落下一个欲报效国家却身死的下场,实在令人寒心。”
冯元点点头,赞同道:“你说得对,旁人爷管不到,但爷自个儿定会仁善待之,民乃国之本,不可轻忽。确实,始皇修灵渠、建长城,死伤之人无数,最后存活下来的人,百中取一都不足,实在让人唏嘘啊。”
接着,话头一转:“世人总说秦皇暴.政、残酷,可若没这些举措防御外敌,国将不国,百姓流离失所。再是遗臭万年、引人诟病,也不可否认,嬴政他确实是一代明君。褒贬不一,历朝历代的君王皆是如此,可贬多于褒,倒是有些冤屈他了。”
绿莺简直不敢置信,世人皆骂的秦暴.政,竟被他如此推崇?为了骄奢淫逸,建宫殿、开陵寝,秦时人口三千万,却动用几百万百姓,接近于举国之力了,最终活下来的凤毛麟角,多少人家家破人亡,这是明君?
皱皱眉,反感他将个暴君生生说成了冤死鬼,妇人不能多议国事,虽是他先起的头,可她今儿确实有些多言了,便垂下头未接话。
孰料冯元不干,见她嘴唇抿成一条线,明显是抵触的心思,桀骜地挑起半边眉毛。
默了默,朝绿莺冷声哼道:“想甚么呢,给爷说出来!”
作者有话说:
石大大炸我,蟹蟹,等我给你生孩纸:
望溪石扔了1个地雷 投掷时间:2016-05-23 23:02:24
第75章
绿莺一滞, 冯元让她讲心里话?她心里的话可不是赞同的好听话啊,说了就成了对峙,说了就是不敬。
她初始还有些怯口,可一想到被他厌恶不是正好么?能在他走之前将她送回南门, 也算功德圆满啊。
故而, 端坐在绣墩上,转过半个身子正面迎向他, 梗着脖颈, 颇有些义愤填膺道:“修长城修运河便也罢了, 是利国利民的益举, 可建阿房宫呢, 也是为了民?为了一个名唤阿房的女子, 便死伤几十万百姓,难道不是他骄奢淫逸的证据么?”
冯元笑笑, 知道这不是她的偏颇, 世人在意的也是这些,劳民伤财、怨声载道,可为政者顾全大局,百姓目光短浅, 大多都是愚昧之士罢了。
换上薄底软寝鞋,趿拉着走到她身前。见她欲要起身,连忙摁在肩头,自个儿立在她跟前, 俯视下去,老神在在反驳道:“谬论!爷看你是野史瞧得多了。阿房宫一直到秦朝覆灭, 此宫殿都没曾竣工, 只留下个前殿, 世人便唤作阿房宫,宫殿名始皇直到离世,也没有取成。故而,杜撰一女子名阿房,被始皇铭记,不过是世人凭空臆想出来的香艳趣闻罢了。”
绿莺一怔,颇有些哑然,难道世间从没存在过一个阿房女,全是世人瞎编的? ↑返回顶部↑
坐在妆台前,镜里娇娃惶然不知所措,她此时再难忍耐,面上带出来些沉重,本已下定决心远离,为何又出意外。
这次下江南,于旁人她不知有何不同,于她自个儿,是没有任何改变的。身份还是这个身份,孩子换了水土,也不能变回最初。
冯元挥退丫鬟,自个儿脱下官靴。
扫了眼呆愣愣的绿莺,温言安抚道:“莫怕。你上回说南人吃蚂蚱吃耗子,爷特意去问过翰林院的人了,史书上说只在西南的云翳府有这风俗,江南是没有的。他们也跟咱们一样,吃米吃菜吃鸡鸭鹅,除了热些雨水多些,倒没太多让人受不住的,习惯就好。”
绿莺觉得他的话带着软毛,轻刷刷的抚过她的心房,让她有些愧疚生出。本在想方设法躲他,避他如蛇蝎,被蒙在鼓里的他,此时却在温柔安慰她。
可不论是感激还是感动,她都不会与他携手一辈子,原以为都在汴京,将来即便他冷心,两人也离得不远,可他若从此永待在江南......
她忽然有些不舍,“爷,咱们真的一辈子回不来了么?大运河很难挖么?”
想了想,冯元说道:“始皇修灵渠,全长八十里,耗费四年光阴。这才只是如今这条运河的一小段,约么是五中取一的长短。”
绿莺瞠目:“那岂不是要二十年?”那他岂不是如同流放,常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他这是跟水一块淌到低谷去了?仕途碾断,郁郁不得志,到死?
这事于冯元来说,私心上是将去往江南如同上刑一般难受,可在公事上是相当推崇的。车要往前行,人要往上走,国要更昌盛,万事从来没有倒退一说。故而,邦邦硬的脸上竟如同少年及第般激昂,高声道:“非也,江山备有才人出,一代复一代,一代更比一代强。咱们这一辈,手艺比那时候强,铁艺比那时候高超,脑袋瓜也比那时候聪慧了,总能超越先人的。用不上二十年,便能弃那吃人的深海,在中原腹地南北通航,贸易交错。到时候,米粮降价,布种繁多,北人能吃上更多果蔬,南人能穿上更耐寒的毛皮,共同繁荣指日可待。”
想到一事,他又一叹:“不过啊,唯一一点却是让人心痛,征工十万,到时候剩下的就不知几何了。”
绿莺看过野史,说修长城时死伤不计其数,被石块砸死的,高处摔死的,这些都不足为奇,可却还有被监工用鞭子抽死的,这却太残忍了些。秦朝暴政,真是祸国殃民。
“妾身希望那些大人们,不要效仿秦朝。能善待这些百姓,俗话说没有功劳有苦劳,况且他们都是有功之人啊。到时候落下一个欲报效国家却身死的下场,实在令人寒心。”
冯元点点头,赞同道:“你说得对,旁人爷管不到,但爷自个儿定会仁善待之,民乃国之本,不可轻忽。确实,始皇修灵渠、建长城,死伤之人无数,最后存活下来的人,百中取一都不足,实在让人唏嘘啊。”
接着,话头一转:“世人总说秦皇暴.政、残酷,可若没这些举措防御外敌,国将不国,百姓流离失所。再是遗臭万年、引人诟病,也不可否认,嬴政他确实是一代明君。褒贬不一,历朝历代的君王皆是如此,可贬多于褒,倒是有些冤屈他了。”
绿莺简直不敢置信,世人皆骂的秦暴.政,竟被他如此推崇?为了骄奢淫逸,建宫殿、开陵寝,秦时人口三千万,却动用几百万百姓,接近于举国之力了,最终活下来的凤毛麟角,多少人家家破人亡,这是明君?
皱皱眉,反感他将个暴君生生说成了冤死鬼,妇人不能多议国事,虽是他先起的头,可她今儿确实有些多言了,便垂下头未接话。
孰料冯元不干,见她嘴唇抿成一条线,明显是抵触的心思,桀骜地挑起半边眉毛。
默了默,朝绿莺冷声哼道:“想甚么呢,给爷说出来!”
作者有话说:
石大大炸我,蟹蟹,等我给你生孩纸:
望溪石扔了1个地雷 投掷时间:2016-05-23 23:02:24
第75章
绿莺一滞, 冯元让她讲心里话?她心里的话可不是赞同的好听话啊,说了就成了对峙,说了就是不敬。
她初始还有些怯口,可一想到被他厌恶不是正好么?能在他走之前将她送回南门, 也算功德圆满啊。
故而, 端坐在绣墩上,转过半个身子正面迎向他, 梗着脖颈, 颇有些义愤填膺道:“修长城修运河便也罢了, 是利国利民的益举, 可建阿房宫呢, 也是为了民?为了一个名唤阿房的女子, 便死伤几十万百姓,难道不是他骄奢淫逸的证据么?”
冯元笑笑, 知道这不是她的偏颇, 世人在意的也是这些,劳民伤财、怨声载道,可为政者顾全大局,百姓目光短浅, 大多都是愚昧之士罢了。
换上薄底软寝鞋,趿拉着走到她身前。见她欲要起身,连忙摁在肩头,自个儿立在她跟前, 俯视下去,老神在在反驳道:“谬论!爷看你是野史瞧得多了。阿房宫一直到秦朝覆灭, 此宫殿都没曾竣工, 只留下个前殿, 世人便唤作阿房宫,宫殿名始皇直到离世,也没有取成。故而,杜撰一女子名阿房,被始皇铭记,不过是世人凭空臆想出来的香艳趣闻罢了。”
绿莺一怔,颇有些哑然,难道世间从没存在过一个阿房女,全是世人瞎编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