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世祖 第621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他们就像穿透力过分强大的蹋橛箭,带着强劲的冲击力,穿破阻隔,翻入城内,与前来的辽军缠斗在一起,牢牢地守住这个通往胜利的门户。后方汉卒则踵迹而入。
  一方早有准备,一方措手不及,在张琼的率领下,不出意外地取得了预期的效果。当然,辽军的意志也没有被彻底击溃,仍有辽军军校,指挥着麾下,不惜伤亡地迎击,想要用命击退汉军,填补这致命的空缺。
  有奋战者,便有忙乱者,因此,耶律休哥赶到做得第一件事,不是指挥人夺回缺口,而命令对那些惶惶不定,几成乱军的辽卒执行军法。
  耶律休哥守城守出来的威望,再加上上百名乱卒的性命,总算是稳住了阵脚。然后,没有任何需要多言语的,短兵相接,激烈搏杀。
  跨过塌陷障碍汉卒,也是不要命的打法,弩兵在放完箭后,也都直接弃掉宝贵的弩机,提着战刀参与到白刃战中。
  张琼像一个箭头,冲在最前面,手中陌刀就像一把神兵利器,尽露锋芒,无坚不摧,表现得格外凶残,与他厮杀的辽卒,不是断首,就是残肢。
  不过,在这样的厮杀中,那包裹全身的战甲,也难以防护到位,一支利箭射穿了他的小腿,但张琼似无所觉,拖着伤腿,继续奋战。
  这样的局面,不是耶律休哥想要见到的,他想要快速击退汉军,夺回缺口,但在张琼率众发挥下,让他的算盘完全落空。
  双方都没有后退的余地,汉军有无限的怒气与闷气需要发泄在这座阻止了他们两个多月的锦州城上,辽军若退,则代表彻底的崩溃。
  锦州城内,有瓮城,有内城,若是正常防御不支,到最后关头,以耶律休哥的指挥才干,还可以逐步后却,保持有生力量,退入内城继续坚守。
  然而,城破得突然,就算耶律休哥是战神附生,在这样措手不及的局面下,他能做的选择也不多。正面的汉军,攻势愈急,根本不与其喘息腾挪的机会。
  西南角,汉辽双方将士进行了自开启锦州攻防以来最激烈的搏杀,血流成河,尸积如山,随着时间的推移,双方几乎都是踩踏在尸体上交战。
  而拖得越久,对辽军来讲就越发不利,耶律休哥不断调集人手前来阻挡,狭窄的空间内,已是一片修罗地狱。
  辽军如此,汉军又岂会落后,在张琼背后,赵匡胤也在调兵遣将,那段堕损的城墙,就像堤坝破开一道口子,汉军就如洪水一般涌入。比拼军力、人数,汉军当然是占据着绝对的优势!
  这场战斗,并没有在短时间内结束,城破也只是个开始,足足鏖战了两个多时辰,一直到午后,随着西、南两座城门被汉军突破,锦州城,这座浸透了汉辽双方将士无数鲜血的城池,终于宣告突破,汉军由此打通了通往辽东最坚固也最紧要的一道关卡。
  锦州的攻克,也代表北伐战局,再度进入新的一个局面,有此为基,大汉的军队,便可放开手脚,攻略辽东了……
  第242章 一将功成万骨枯
  残阳如血,西悬天际,与苍莽的辽西山岭共同构成锦州城最醒目的背景。持续了几乎一整日的炽烈杀声,也逐渐减弱了,沸腾的火光,刺鼻的血腥,汉辽双方用数万将士鲜血绘制的画卷,已不复波澜壮阔,浓浓的烽烟中,被战争摧残的锦州城,此时仿佛诉说着无限凄凉……
  城外,高耸的望楼之上,刘旸与赵匡胤同在,从发起进攻开始,二人便始终登高观战,未曾退下歇息过,甚至都没有坐下片刻。
  将士在前方浴血奋战,作为大军主帅,他们同样也在比拼意志与体力。太不容易了,这座吞噬了无数生命的障碍,终于被大汉军队挪开了。
  周边,上百架牛皮战鼓,敲击着进军的鼓声,一直未曾停过,轮换了数波擂鼓力士,此时所有人几乎都气力耗尽。不过,攻城将士演奏的胜利凯歌,足以让所有人释怀喜悦。
  “殿下,荣公,辽军已然彻底溃败,刘光义、马仁瑀、李汉琼等将军正领军追击,肃清残敌!马将军请示,有为数不少的辽军,向东逃亡,建议遣骑兵追击!”被刘旸安排在军中担任传令军官慕容德丰的快步登上楼,汇报最新的战况,上下奔波了十余次,难以掩饰疲惫的英俊面容上,带着笑容。
  “好!”哪怕以刘旸的沉稳,此时也不禁兴奋,用力抚掌。
  这一日,他的心情也是波澜起伏,在军中这么久,他当然认识到锦州的关键之处,以及对此次北伐的重要性。
  因此关键,所以重视。在成功炸出缺口,汉军涌入之时,尤其振奋,然而当辽军坚决不退,顽强抵抗的消息传来时,也不禁心里一沉,锦州的辽军不好对付,这一点汉军上层都有共识,在城中鏖战一度处于僵持阶段时,刘旸心中甚至出现了焦躁情绪。
  倒是赵匡胤,始终保持着沉稳,及时调整,从容调度,支持作战,此时闻报,表情虽然放松,但仍旧沉得住气。
  看向太子,刘旸注意到他淡定的表情,也迅速调整过心态,说道:“荣公但下令即可!”
  “是!”这便是赵匡胤会做人的地方了,虽然手握大权,但始终顾及到刘旸,哪怕太子殿下早已表现出其宽容大度。
  略加考虑,赵匡胤直接指示道:“传令城内各军,尽快肃清残敌,控制锦州诸门,稳定城中局势。同时,清出一条通道,禁骑、边骑全面出击,追歼败逃之敌,告诉将士,以杀伤为主,天色已晚,以三十里距离为限!”
  “是!”慕容德丰应命。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