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放后我靠种田位极人臣 第85节(3 / 4)
“待棉花成熟收获后,再让百姓自主选择是要官府租佃的银钱,亦或是自己缴纳棉地的税收。”
这就相当于把风险全都转嫁到朝廷,百姓栽种棉花若是失败,至少能拿到田租和栽种时的劳作报酬。若是栽种成功,百姓觉得棉花获利更多,又能选择按照官府要求,缴纳对应的税收便可。
所以等到韩彻一说完,马上便有大臣站出来言道,韩彻此举若是失败,便是朝廷来承担这其中的损失。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韩彻便道:“政在养民,而后民富国强。”
如今确实有很多的人都知晓棉花高效益,但更多的百姓别说未曾种植过棉花,以时下这种极为不便利的交通,闭塞的信息传播,他们甚至都不知晓棉花是什么东西。
若朝廷不能打消百姓因无知而产生的顾虑和担忧,那么明明本来是一项好的政策,最后很可能会带来不好的影响。
韩彻道:“臣虽不才,但愿接下此事。”
最难的棉花种植技术,已经彻底解决。初期还是择选出最合适的区域去种植推广,基本上是很难出现失败的可能。
注1:出自王桢《农书·农器图谱集之十九·木棉序》
注2:出自《周礼·考工记序》
第104章
期待
朝堂上下如今也都知晓韩彻在民生经济上的能力,当初安南和柏州是何等的贫穷,历来更是作为犯事官员流放的首选地,都被他在短短几年内,就治理成一方富庶之地。
韩彻对治下百姓的大方程度,也让他因此得了个“财神爷”的名号。
这次让韩彻来负责棉花推广一事,他提出把风险全都转嫁到朝廷上的这种建议。说实话,也都是在朝臣们的意料当中。
像这些大道理,此刻能站到这朝堂上来的众人,也没有一人不会说。
但说和做,本质上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有大臣要考虑其中的风险,对此仍旧提出反对意见。他所提出来需要顾虑的地方,也确实是有一定的道理。
为了能顺利把这项政令实施下去,韩彻这次还就自己任职柏州和安南两地时的税收变化,做了详细的数据。
若说安南那会还有编户流民和山间土着,使得人口大量增长,赋税得以增加。那么柏州真就全靠官府引导百姓价值创造,以新增财富达到的府库充实。
像这次棉花推广,乍一看确实是朝廷在承担全部的风险,最后赚取到的利益,大部分却还落到了百姓身上。
毕竟棉花的高作价,在推广初期的这几年里定然还能再维持住,那么只要最后能栽种成功,百姓也不是傻子,肯定都会去选择缴纳税收。
但账并不是这么算的。
首先,百姓栽种多少棉花,这部分田地所能产生的税收,朝廷最终也全数征缴到了。百姓能得到的利益,其实是来自于朝廷新政策引导后多出来的创造价值。
其次,百姓在新政策中没了后顾之忧,才能更好的激出他们的积极性,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朝廷的财政收入自然便也随之增长。
当然,棉花想要推广成功,百姓得到利益,朝廷也没有在其中有所损失,首选的种植地区便十分重要。
韩彻当场就还提议道,可先划拨出南北两个主要栽种区域。
北方区域包含北直隶,平州,柏州等地。柏州自是不必多说,平州虽不如柏州,但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栽种规模。北直隶指的是天子脚下,也就是京城所直接管辖的一些州,县。这部分区域日照和热量条件都较为不错,降水量也适中,也是比较适宜棉花栽种的地区。
南方区域则是以江南等地区为主,不过这片区域虽然光照充足,热量丰富,但也容易受到梅雨季和连阴雨的影响,应从中先择选合适的地带去推广种植。
老皇帝听完后,便问道:“诸位爱卿可有异议?” ↑返回顶部↑
这就相当于把风险全都转嫁到朝廷,百姓栽种棉花若是失败,至少能拿到田租和栽种时的劳作报酬。若是栽种成功,百姓觉得棉花获利更多,又能选择按照官府要求,缴纳对应的税收便可。
所以等到韩彻一说完,马上便有大臣站出来言道,韩彻此举若是失败,便是朝廷来承担这其中的损失。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韩彻便道:“政在养民,而后民富国强。”
如今确实有很多的人都知晓棉花高效益,但更多的百姓别说未曾种植过棉花,以时下这种极为不便利的交通,闭塞的信息传播,他们甚至都不知晓棉花是什么东西。
若朝廷不能打消百姓因无知而产生的顾虑和担忧,那么明明本来是一项好的政策,最后很可能会带来不好的影响。
韩彻道:“臣虽不才,但愿接下此事。”
最难的棉花种植技术,已经彻底解决。初期还是择选出最合适的区域去种植推广,基本上是很难出现失败的可能。
注1:出自王桢《农书·农器图谱集之十九·木棉序》
注2:出自《周礼·考工记序》
第104章
期待
朝堂上下如今也都知晓韩彻在民生经济上的能力,当初安南和柏州是何等的贫穷,历来更是作为犯事官员流放的首选地,都被他在短短几年内,就治理成一方富庶之地。
韩彻对治下百姓的大方程度,也让他因此得了个“财神爷”的名号。
这次让韩彻来负责棉花推广一事,他提出把风险全都转嫁到朝廷上的这种建议。说实话,也都是在朝臣们的意料当中。
像这些大道理,此刻能站到这朝堂上来的众人,也没有一人不会说。
但说和做,本质上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有大臣要考虑其中的风险,对此仍旧提出反对意见。他所提出来需要顾虑的地方,也确实是有一定的道理。
为了能顺利把这项政令实施下去,韩彻这次还就自己任职柏州和安南两地时的税收变化,做了详细的数据。
若说安南那会还有编户流民和山间土着,使得人口大量增长,赋税得以增加。那么柏州真就全靠官府引导百姓价值创造,以新增财富达到的府库充实。
像这次棉花推广,乍一看确实是朝廷在承担全部的风险,最后赚取到的利益,大部分却还落到了百姓身上。
毕竟棉花的高作价,在推广初期的这几年里定然还能再维持住,那么只要最后能栽种成功,百姓也不是傻子,肯定都会去选择缴纳税收。
但账并不是这么算的。
首先,百姓栽种多少棉花,这部分田地所能产生的税收,朝廷最终也全数征缴到了。百姓能得到的利益,其实是来自于朝廷新政策引导后多出来的创造价值。
其次,百姓在新政策中没了后顾之忧,才能更好的激出他们的积极性,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朝廷的财政收入自然便也随之增长。
当然,棉花想要推广成功,百姓得到利益,朝廷也没有在其中有所损失,首选的种植地区便十分重要。
韩彻当场就还提议道,可先划拨出南北两个主要栽种区域。
北方区域包含北直隶,平州,柏州等地。柏州自是不必多说,平州虽不如柏州,但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栽种规模。北直隶指的是天子脚下,也就是京城所直接管辖的一些州,县。这部分区域日照和热量条件都较为不错,降水量也适中,也是比较适宜棉花栽种的地区。
南方区域则是以江南等地区为主,不过这片区域虽然光照充足,热量丰富,但也容易受到梅雨季和连阴雨的影响,应从中先择选合适的地带去推广种植。
老皇帝听完后,便问道:“诸位爱卿可有异议?”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