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姐有病 第108节(3 / 4)
“我记得你从前给尤家做下人,就是伺候这位尤大小姐。”
“就是她,尤家坍了台,这几年我陪着她四处投奔亲戚,本来定下了婚约,说好今年就要成亲的,谁知又节外生枝。你看我,这么些年还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一点长进也没有。”
“谁说你没长进的?我看你倒是长进了许多。”
良恭摊开手,自讽道:“你看我哪里像是长进了的样子?”
易寡妇低下头微笑一会,又把连歪着抬起来,这个微小的动作藏着许多感慨似的,“要是从前,你根本不敢说你爱着哪个女人的话,好像在你看来,你爱上谁都是不应该,你觉得自己不配。其实都是你一厢情愿的想法,从前,我也并没有说过你不配。要是你那时候胆子大一点,兴许我们的日子都会不一样。”
良恭把笑容收了收,脚后跟碾着转向河面,放眼远眺着,“眼下你的日子并没有哪里不好,何必再说这样的话?”
“我又没有别的意思。”易寡妇嗔一眼,笑着唏嘘,“我也说不清,我就是在想,你这个人放弃什么都是轻而易举的样子,总是觉得反正没有比眼下更坏,所以看起来很洒脱,其实是懦弱。不过现在你变了,好像执着了许多。对你来说,倒是好事,否则真要一辈子竹篮打水一场空了。”
说得良恭哑口无言,也体会到自己心内的一点变化,而这点微妙的变化正是妙真带给他的。太阳照到身上来了 ,背上有点发烫,给徐徐的山风吹拂着,又觉得暖热刚好。
丫头出来喊吃饭,良恭跟着往屋里进去。谢大官人刚睡起来,在桌上打哈欠。良恭看他也觉得有意思,这个人不讲话的时候像个读书人,温文尔雅的,一开口又带着些商人左右逢源的习气。
他自己说:“我从十七岁学做生意,这几年生意做到了京城,京城是何种地方?遍地的官宦,和他们说话,不得不小心奉承着。一来二去,人就益发圆滑了。”说着请良恭落座,吩咐丫头去筛壶酒来。
易寡妇登时斜吊眉眼,拿箸儿毫不客气地打了他一下,“大清早的吃什么酒?不许给他筛!”
那丫头便笑着自行出去,谢大官人只得讪笑两声,招呼良恭吃饭。
良恭端起碗道:“圆滑点也没什么不好,否则也不能把生意做得那么长远。”
“长远不敢当,不过是因为京里贵人多,最讲究这些香啊粉的,我们的香料在那里倒好卖。也是个契机,因为家里有门亲戚在京城捐了个小官,叫我把铺子开到那里去试试。我想着试试就试试,做生意得有些胆量。想不到先开了家铺子,生意倒红火,后来不知不觉,三家铺子就开了起来。良兄弟要想做这门生意,我的门道倒多哩。”
“我又不会制什么香。”良恭笑着摇头,念头渐一转,眼中略微放出光来,“不过我倒向像你打听打听,嘉兴可有什么价钱低些的山头?我想包一个山头来栽种花草,做园景盆栽的生意。”
谢大官人放下碗来笑,“这个生意做得,咱们江南一带,凡富庶人家,都喜欢收拾花园子,一年四季都要花树常开。我听说苏州杭州这样的买卖做得大的人多的是,不过咱们嘉兴是小地方,不比他们,大富大贵的人家多。依我看,只要收拢住几户人家,也有银子赚。只是做这生意也讲究得很呢,单会栽种花草不算,你还得会造景,否则白种些花在园子里也不好看。现在做官的人家,花园子里都讲究高雅别致。”
易寡妇道:“这个总难不到良恭,他从前画画,也画些房子园子,我虽然不懂,也看得出美来。”
谢大官人喃喃地瘪着嘴,把脑袋向两边摇晃几下,“哎唷唷,人家的事,你比谁都知道。”
她便发狠拧了他膀子一下,“你再说!再说我撕烂你的嘴!”
两个人打打闹闹地又笑起来,隔会谢大官人搓着膀子笑说:“山头倒还容易,我家庄子上就有个山头闲置着,倒可以给你承包了去,小虽然小些,我想你又不是做木材生意,犯不上弄那么大的。价钱也好说,我不至于坑你就是了。不过远些,在西郊,看你自己觉得好不好。”
“不在城内也不怕,城内的山头都是有主的,要不给和尚道士占了去,要不就是官府衙门的。”
“那好,回去嘉兴,我领你往我们庄子上去看看。”
两个人有商有量地打算起来,谢大官人给的价钱的确是公道,不过良恭没敢瞎应承,还是要去瞧过了再说。不在城内可行,但也不好太远,将来马车往城内运送花草不方便。
有时候也怕做折本,因为本钱不是他自己的,身上揣着的是妙真那两万两银子。可只要想想妙真,又壮足了胆气,有十二分的精神来擘画。
却说妙真这头,在六月出阁的时候也算风平浪静,寇家上下送她出门时都笑得合不拢嘴,她自己坐在八人抬的轿子里却格外平静,既不哭也不闹。
这场喜事办得热闹,传星有意要给她风光,拉出大阵仗,请的二三十人的吹打班子,往衙门里借了上百人开道迎亲,宴请本地官宦乡绅,酒席连摆了三日,每日有宾客将他那府宅挤得水泄不通,那排场简直不像讨小,倒像是娶妻。
如沁自然不大痛快,却碍于正室体面,从不多说多管,那三日反而打足了精神款待各家女眷。传星素日哪肯如此不计身份地位应酬人?因此如沁跟着在湖州这几年,也不得机会显示自己的贤良。这一闹,倒给她闹了不少好名声出去,无人不说历家二奶奶不亏是名门闺秀,举手投足皆是大家风范。
唯独二姨奶奶文溪不服,想着自己当初进门时的光景,哪里经得住一比?这日趁着喜事落停,家中清静下来,特地走到正屋里来向如沁抱怨,“奶奶真是有海一样的肚量,我虽没到过天子脚下,可也没听说天子脚下的人家都是摆这样的排场讨小,难道是我见的世面少了?可世面再大,也有礼法家规管束着。二爷这样子铺张奢靡的讨小老婆,年底咱们回京去,给太太老太太听见了,连奶奶也要背个不是。奶奶真就不管管,由得二爷去?”
如沁虽不满,也不至于受她的挑唆。仍旧气定神闲地在榻上翻对账篇子,眼也不看她,“我和二爷是夫妻,替他担个不是也没什么了不得。我们这宗人家,铺张些也应当应分,又不是叫你出银子,你怕什么呢?你要是不高兴,就直去对二爷说,我做奶奶的哪来好讲这些?”
偏有个婆子此刻进来向如沁回话,“二爷才刚出门的时候吩咐,叫给三姨奶奶屋里的帘子都换成蟹壳青的苏罗,现下用的那红绫子的,二爷说颜色不好。” ↑返回顶部↑
“就是她,尤家坍了台,这几年我陪着她四处投奔亲戚,本来定下了婚约,说好今年就要成亲的,谁知又节外生枝。你看我,这么些年还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一点长进也没有。”
“谁说你没长进的?我看你倒是长进了许多。”
良恭摊开手,自讽道:“你看我哪里像是长进了的样子?”
易寡妇低下头微笑一会,又把连歪着抬起来,这个微小的动作藏着许多感慨似的,“要是从前,你根本不敢说你爱着哪个女人的话,好像在你看来,你爱上谁都是不应该,你觉得自己不配。其实都是你一厢情愿的想法,从前,我也并没有说过你不配。要是你那时候胆子大一点,兴许我们的日子都会不一样。”
良恭把笑容收了收,脚后跟碾着转向河面,放眼远眺着,“眼下你的日子并没有哪里不好,何必再说这样的话?”
“我又没有别的意思。”易寡妇嗔一眼,笑着唏嘘,“我也说不清,我就是在想,你这个人放弃什么都是轻而易举的样子,总是觉得反正没有比眼下更坏,所以看起来很洒脱,其实是懦弱。不过现在你变了,好像执着了许多。对你来说,倒是好事,否则真要一辈子竹篮打水一场空了。”
说得良恭哑口无言,也体会到自己心内的一点变化,而这点微妙的变化正是妙真带给他的。太阳照到身上来了 ,背上有点发烫,给徐徐的山风吹拂着,又觉得暖热刚好。
丫头出来喊吃饭,良恭跟着往屋里进去。谢大官人刚睡起来,在桌上打哈欠。良恭看他也觉得有意思,这个人不讲话的时候像个读书人,温文尔雅的,一开口又带着些商人左右逢源的习气。
他自己说:“我从十七岁学做生意,这几年生意做到了京城,京城是何种地方?遍地的官宦,和他们说话,不得不小心奉承着。一来二去,人就益发圆滑了。”说着请良恭落座,吩咐丫头去筛壶酒来。
易寡妇登时斜吊眉眼,拿箸儿毫不客气地打了他一下,“大清早的吃什么酒?不许给他筛!”
那丫头便笑着自行出去,谢大官人只得讪笑两声,招呼良恭吃饭。
良恭端起碗道:“圆滑点也没什么不好,否则也不能把生意做得那么长远。”
“长远不敢当,不过是因为京里贵人多,最讲究这些香啊粉的,我们的香料在那里倒好卖。也是个契机,因为家里有门亲戚在京城捐了个小官,叫我把铺子开到那里去试试。我想着试试就试试,做生意得有些胆量。想不到先开了家铺子,生意倒红火,后来不知不觉,三家铺子就开了起来。良兄弟要想做这门生意,我的门道倒多哩。”
“我又不会制什么香。”良恭笑着摇头,念头渐一转,眼中略微放出光来,“不过我倒向像你打听打听,嘉兴可有什么价钱低些的山头?我想包一个山头来栽种花草,做园景盆栽的生意。”
谢大官人放下碗来笑,“这个生意做得,咱们江南一带,凡富庶人家,都喜欢收拾花园子,一年四季都要花树常开。我听说苏州杭州这样的买卖做得大的人多的是,不过咱们嘉兴是小地方,不比他们,大富大贵的人家多。依我看,只要收拢住几户人家,也有银子赚。只是做这生意也讲究得很呢,单会栽种花草不算,你还得会造景,否则白种些花在园子里也不好看。现在做官的人家,花园子里都讲究高雅别致。”
易寡妇道:“这个总难不到良恭,他从前画画,也画些房子园子,我虽然不懂,也看得出美来。”
谢大官人喃喃地瘪着嘴,把脑袋向两边摇晃几下,“哎唷唷,人家的事,你比谁都知道。”
她便发狠拧了他膀子一下,“你再说!再说我撕烂你的嘴!”
两个人打打闹闹地又笑起来,隔会谢大官人搓着膀子笑说:“山头倒还容易,我家庄子上就有个山头闲置着,倒可以给你承包了去,小虽然小些,我想你又不是做木材生意,犯不上弄那么大的。价钱也好说,我不至于坑你就是了。不过远些,在西郊,看你自己觉得好不好。”
“不在城内也不怕,城内的山头都是有主的,要不给和尚道士占了去,要不就是官府衙门的。”
“那好,回去嘉兴,我领你往我们庄子上去看看。”
两个人有商有量地打算起来,谢大官人给的价钱的确是公道,不过良恭没敢瞎应承,还是要去瞧过了再说。不在城内可行,但也不好太远,将来马车往城内运送花草不方便。
有时候也怕做折本,因为本钱不是他自己的,身上揣着的是妙真那两万两银子。可只要想想妙真,又壮足了胆气,有十二分的精神来擘画。
却说妙真这头,在六月出阁的时候也算风平浪静,寇家上下送她出门时都笑得合不拢嘴,她自己坐在八人抬的轿子里却格外平静,既不哭也不闹。
这场喜事办得热闹,传星有意要给她风光,拉出大阵仗,请的二三十人的吹打班子,往衙门里借了上百人开道迎亲,宴请本地官宦乡绅,酒席连摆了三日,每日有宾客将他那府宅挤得水泄不通,那排场简直不像讨小,倒像是娶妻。
如沁自然不大痛快,却碍于正室体面,从不多说多管,那三日反而打足了精神款待各家女眷。传星素日哪肯如此不计身份地位应酬人?因此如沁跟着在湖州这几年,也不得机会显示自己的贤良。这一闹,倒给她闹了不少好名声出去,无人不说历家二奶奶不亏是名门闺秀,举手投足皆是大家风范。
唯独二姨奶奶文溪不服,想着自己当初进门时的光景,哪里经得住一比?这日趁着喜事落停,家中清静下来,特地走到正屋里来向如沁抱怨,“奶奶真是有海一样的肚量,我虽没到过天子脚下,可也没听说天子脚下的人家都是摆这样的排场讨小,难道是我见的世面少了?可世面再大,也有礼法家规管束着。二爷这样子铺张奢靡的讨小老婆,年底咱们回京去,给太太老太太听见了,连奶奶也要背个不是。奶奶真就不管管,由得二爷去?”
如沁虽不满,也不至于受她的挑唆。仍旧气定神闲地在榻上翻对账篇子,眼也不看她,“我和二爷是夫妻,替他担个不是也没什么了不得。我们这宗人家,铺张些也应当应分,又不是叫你出银子,你怕什么呢?你要是不高兴,就直去对二爷说,我做奶奶的哪来好讲这些?”
偏有个婆子此刻进来向如沁回话,“二爷才刚出门的时候吩咐,叫给三姨奶奶屋里的帘子都换成蟹壳青的苏罗,现下用的那红绫子的,二爷说颜色不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