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臣长子科举入仕记 第168节(2 / 4)
自己看来真是老了,尽在胡思乱想,有这个时间不如放空一下大脑。
卓思衡起身想去找本不费脑子的书看,书房的门却跟响雷似的往左右各一拍,惊得他手上的书差点掉在地上。
一般这样风风火火会跑进来的人只有两个,一个是妹妹慈衡,但是她去了京郊义诊并不在家;另一个就是佟师沛了。
“方则,你女儿在家里你也这样做表率吗?你这怎么好为人父母呢。”卓思衡语气说是斥责不如说是已经习惯,只是略嫌弃一句罢了。
佟师沛反应快脑子灵,可偏偏都是用到狡辩上了:“我女儿比我可不拘小节多了,再说大哥你又没当爹呢,未能为而无所言出,圣人都说没有实际试过不好说别人短长,等你当爹后再骂我也不迟。”
“你这就是诡辩了,我是大哥,又不是你爹,二者全然没有关系。”卓思衡虽是辩解,却还是笑着在说话。
佟师沛就没怕过这位大哥,只道:“那你一直纠缠生不生孩子的问题,正经事难道我就不说了么?”
他说完也不等让,自己坐到卓思衡身边道,“大哥让我去问苏府尹关于考课磨勘法中外任资历一事的建议,苏府尹听完也是深思熟虑几日后才又叫我去转达,他说,这其中涉及一件很重要的事,要知道咱们边境还有几个羁縻地,因临近番邦夷汉杂居,需要处理的政务也更是复杂和难手,这些地方的官吏十分辛苦,怎比得上江南鱼米之乡那些地方的官吏如何舒适自在?可如果外放到羁縻地和江南府周边回京却是一个待遇统一要求,那恐怕会有人心的浮动所致的麻烦。”
说了这样一大段话,佟师沛接过卓思衡递来的茶一饮而尽,又道:“还有一个问题,苏府尹觉得,那中京府郊的官吏可一直都是同地方官一样待遇的,在这里任职又算不算外放?想在考课磨勘法里弄这个,他是支持的,总不好官吏任免总是按着些‘不成文的规矩’办事,如今有律可依,对百姓和官吏都并非坏处,只是这一碗水怎么端平,还得你费心。”
卓思衡让佟师沛去问苏谷梁的意思,是因为苏谷梁不愿意在朝堂上对这些有争议的事情发表任何个人意见。
此人实乃中京府成精的老狐狸一只,油滑得很,如果是私下问,他必然就愿意给出一些值得推敲的意见来,毕竟他和顾大学士是朝中资历最老的官吏,单凭他们见得官场浮沉多年,这些人事任免上的事情也该咨询他们的意见。反正这个考课磨勘法也影响不到苏府尹,他手里今后还能分到几个优秀的接受过外任历练的属下,可谓是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卓思衡听罢感慨,这一问确实是有意义的,他也考虑过会因外任地域造成人心不满,但苏谷梁提出的问题更为直接:在人事剧烈变动的情况下,如何保证法度的公平性?
这是资深官吏给他提出的问题。
“不过苏大人确实觉得这个办法很好,省得好些人往咱们中京府府衙塞些不三不四的家伙来,还得给他们收拾残局。”佟师沛的话也不知道是他的抱怨还是苏府尹的,“对了大哥,你也给我挑个合适的地方去外放吧!”
这句话令沉思中的卓思衡是一惊。
“你为什么要去外放?你从中京府出来便去到六部做尚书都是绰绰有余的。”卓思衡问道。
“大哥你如果推行这个法令,万一人家拿我来给你找事怎么办?”佟师沛弄出一脸刻薄相来,挤眉弄眼道,“哦,你卓大人收拾满朝文官手起刀落半点情面也不讲,可自己的亲朋却特殊照顾,在朝十四五年一任外放都无有,却能稳坐中京府的要职,你姓卓的岂不是凭仗公器荫庇私情?表面上大公无私,实际徇私枉法,自己刚设的律条法度都能在天子眼皮下面搞特令?”
卓思衡笑着摇头道:“这也不是什么不能说的事,苏府尹信任你,你父亲又是将你交托给他照料的,他只要说会留下你,也就不会……”
“不,这样不行。”佟师沛的神情从嬉笑迅速变为一副极其正经的面貌,“大哥,我确实没有过外放经历,这是无法服众的事实,我与你交好也是不避人的事实,我不愿意因为我爹为我留下的荫庇而让你落人口实,况且在我心中,我爹真正给我找的荫庇可不是什么中京府的大树,而是你才对。”
他说得如此认真,卓思衡听得也是心潮澎湃,眼神都染了光出来。
“再者说,我可是在中京府混过的官吏,你给我塞到地方去,难道就会手忙脚乱不成?天底下还有比此处更复杂的吏治么?或许有吧,但中京府乃是九州四海最大的衙门,这总是毋庸置疑的,我既然有本领在这里让人挑不出错处,那到了地方,我也未必就不能长袖善舞。”
佟师沛说得十分酣畅,竟将茶当做酒一般豪饮而尽,再起身道:“就让我试试看吧!这不单单是为大哥你,更是为我们的将来。如果今后我们有同样的抱负和所求,那就必然会再次在朝堂上相遇,那个时候我也会有自己的话语可讲,会有能帮助大哥的实在能耐,我的父亲也会以我为骄傲的。”
佟师沛说得激动,卓思衡听得更激动,几乎眼泪就要落下来。他重重拍在这个自己在尚未踏上这条权力之路前就已经认识的挚交,心中有千百句话,但最终却就化作了两个字:
“珍重。”
这之后,卓思衡亲自将佟师沛送至门口,他不忘叮嘱佟师沛回去问问妻子的意思,又道:“此法最快也要在恩科后才会递交全书呈奏,你不必急,我自有安排。”
“那时候大哥的安排会让人指摘说是为了避嫌才故意给我差遣出去,何必如此?就在冬日前吏部的选调将我入了册吧,我来之前就已经想好了,决不是一时意气,这点大哥可以放心。”佟师沛笑着说完翻身上马,又朝卓思衡道,“大哥也别太担心别人了,你自己的路才最难走,我们追着你又有何难?”
说罢,他潇洒打马而去。
恍如当年与卓思衡船上相邀的意气风发之少年。
望着佟师沛的背影,在日渐寒冷的深秋之夜,卓思衡忽然领悟到了一个从前未能参破的事理:
其实每个人的命运无时无刻不在改变,在不同的路上亦可交集。 ↑返回顶部↑
卓思衡起身想去找本不费脑子的书看,书房的门却跟响雷似的往左右各一拍,惊得他手上的书差点掉在地上。
一般这样风风火火会跑进来的人只有两个,一个是妹妹慈衡,但是她去了京郊义诊并不在家;另一个就是佟师沛了。
“方则,你女儿在家里你也这样做表率吗?你这怎么好为人父母呢。”卓思衡语气说是斥责不如说是已经习惯,只是略嫌弃一句罢了。
佟师沛反应快脑子灵,可偏偏都是用到狡辩上了:“我女儿比我可不拘小节多了,再说大哥你又没当爹呢,未能为而无所言出,圣人都说没有实际试过不好说别人短长,等你当爹后再骂我也不迟。”
“你这就是诡辩了,我是大哥,又不是你爹,二者全然没有关系。”卓思衡虽是辩解,却还是笑着在说话。
佟师沛就没怕过这位大哥,只道:“那你一直纠缠生不生孩子的问题,正经事难道我就不说了么?”
他说完也不等让,自己坐到卓思衡身边道,“大哥让我去问苏府尹关于考课磨勘法中外任资历一事的建议,苏府尹听完也是深思熟虑几日后才又叫我去转达,他说,这其中涉及一件很重要的事,要知道咱们边境还有几个羁縻地,因临近番邦夷汉杂居,需要处理的政务也更是复杂和难手,这些地方的官吏十分辛苦,怎比得上江南鱼米之乡那些地方的官吏如何舒适自在?可如果外放到羁縻地和江南府周边回京却是一个待遇统一要求,那恐怕会有人心的浮动所致的麻烦。”
说了这样一大段话,佟师沛接过卓思衡递来的茶一饮而尽,又道:“还有一个问题,苏府尹觉得,那中京府郊的官吏可一直都是同地方官一样待遇的,在这里任职又算不算外放?想在考课磨勘法里弄这个,他是支持的,总不好官吏任免总是按着些‘不成文的规矩’办事,如今有律可依,对百姓和官吏都并非坏处,只是这一碗水怎么端平,还得你费心。”
卓思衡让佟师沛去问苏谷梁的意思,是因为苏谷梁不愿意在朝堂上对这些有争议的事情发表任何个人意见。
此人实乃中京府成精的老狐狸一只,油滑得很,如果是私下问,他必然就愿意给出一些值得推敲的意见来,毕竟他和顾大学士是朝中资历最老的官吏,单凭他们见得官场浮沉多年,这些人事任免上的事情也该咨询他们的意见。反正这个考课磨勘法也影响不到苏府尹,他手里今后还能分到几个优秀的接受过外任历练的属下,可谓是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卓思衡听罢感慨,这一问确实是有意义的,他也考虑过会因外任地域造成人心不满,但苏谷梁提出的问题更为直接:在人事剧烈变动的情况下,如何保证法度的公平性?
这是资深官吏给他提出的问题。
“不过苏大人确实觉得这个办法很好,省得好些人往咱们中京府府衙塞些不三不四的家伙来,还得给他们收拾残局。”佟师沛的话也不知道是他的抱怨还是苏府尹的,“对了大哥,你也给我挑个合适的地方去外放吧!”
这句话令沉思中的卓思衡是一惊。
“你为什么要去外放?你从中京府出来便去到六部做尚书都是绰绰有余的。”卓思衡问道。
“大哥你如果推行这个法令,万一人家拿我来给你找事怎么办?”佟师沛弄出一脸刻薄相来,挤眉弄眼道,“哦,你卓大人收拾满朝文官手起刀落半点情面也不讲,可自己的亲朋却特殊照顾,在朝十四五年一任外放都无有,却能稳坐中京府的要职,你姓卓的岂不是凭仗公器荫庇私情?表面上大公无私,实际徇私枉法,自己刚设的律条法度都能在天子眼皮下面搞特令?”
卓思衡笑着摇头道:“这也不是什么不能说的事,苏府尹信任你,你父亲又是将你交托给他照料的,他只要说会留下你,也就不会……”
“不,这样不行。”佟师沛的神情从嬉笑迅速变为一副极其正经的面貌,“大哥,我确实没有过外放经历,这是无法服众的事实,我与你交好也是不避人的事实,我不愿意因为我爹为我留下的荫庇而让你落人口实,况且在我心中,我爹真正给我找的荫庇可不是什么中京府的大树,而是你才对。”
他说得如此认真,卓思衡听得也是心潮澎湃,眼神都染了光出来。
“再者说,我可是在中京府混过的官吏,你给我塞到地方去,难道就会手忙脚乱不成?天底下还有比此处更复杂的吏治么?或许有吧,但中京府乃是九州四海最大的衙门,这总是毋庸置疑的,我既然有本领在这里让人挑不出错处,那到了地方,我也未必就不能长袖善舞。”
佟师沛说得十分酣畅,竟将茶当做酒一般豪饮而尽,再起身道:“就让我试试看吧!这不单单是为大哥你,更是为我们的将来。如果今后我们有同样的抱负和所求,那就必然会再次在朝堂上相遇,那个时候我也会有自己的话语可讲,会有能帮助大哥的实在能耐,我的父亲也会以我为骄傲的。”
佟师沛说得激动,卓思衡听得更激动,几乎眼泪就要落下来。他重重拍在这个自己在尚未踏上这条权力之路前就已经认识的挚交,心中有千百句话,但最终却就化作了两个字:
“珍重。”
这之后,卓思衡亲自将佟师沛送至门口,他不忘叮嘱佟师沛回去问问妻子的意思,又道:“此法最快也要在恩科后才会递交全书呈奏,你不必急,我自有安排。”
“那时候大哥的安排会让人指摘说是为了避嫌才故意给我差遣出去,何必如此?就在冬日前吏部的选调将我入了册吧,我来之前就已经想好了,决不是一时意气,这点大哥可以放心。”佟师沛笑着说完翻身上马,又朝卓思衡道,“大哥也别太担心别人了,你自己的路才最难走,我们追着你又有何难?”
说罢,他潇洒打马而去。
恍如当年与卓思衡船上相邀的意气风发之少年。
望着佟师沛的背影,在日渐寒冷的深秋之夜,卓思衡忽然领悟到了一个从前未能参破的事理:
其实每个人的命运无时无刻不在改变,在不同的路上亦可交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