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大结局 征途在远方「po1⒏homes」(3 / 4)
但他权衡利弊,还是决定放弃与大宋周旋的最后机会。
人总是要死的,除了生前事还得要身后名,乌达补当年就是吹捧大宋起家,他要是准备反对大宋,身边哪会有什么支持者。
还不如就这样直接归顺大宋,赵枢是个要面子的人,一定会给他以亲侄子一般的关照。
有国家请求称藩,这是赵枢的巨大功绩,这几天除了情商越来越低的李纲,朝中其余人等都欢欣鼓舞宛如过年一样热闹,纷纷称赞赵枢的国策高明,举重若轻,真正实现了以德服人。
为了表示对大侄子的信任和尊重,赵枢准备亲自北上接受金国的投诚。
历史上靖康之耻,无数大宋宗室被牵狗一样屈辱地带去北边,留下了载入史册的巨大屈辱。
可现在,宋军在金国境内的驻军即将欢迎他们的皇帝前往北境,将他们租借已经十年的土地彻底带进大宋的版图。
邢秉懿虽然也很想见证这一光荣的时刻,可从小的教育让她感觉自己的责任应该是在家中相夫教子,并不应该在这种场合出风头。
赵枢怜爱地抚摸着皇后的脸颊,微笑道:
“若是别的时候本来也不该叫你去,但这次国丈也去,所以……”
“国丈是谁?”邢秉懿一时没有反应过来。
赵枢笑道:
“还有哪个国丈?”
邢焕失踪案一直是大宋的一桩公案,在赵枢当皇帝之后装模作样地下令全国搜寻,可谁也不会想到,真正的邢焕居然在遥远的大草原。
去草原的邢焕终于得到了真正的自由。
多年来,随着合不勒部强大的铁骑扫荡草原,明教也在草原上建立了强大的声望。
合不勒志得意满,之前已经向赵枢派出使者,请求互市,并且让大宋封他们为草原上唯一的可汗。
若是从前,大宋朝廷估计会直接应下。
可现在天下形势大好,朝堂中已经出现了不少武人,他们都渴望用军功为自己换取晋身的机会。
于是赵枢决定,趁着北上的机会跟合不勒的使者好好聊聊。
合不勒帐下有不少宋国通,但考虑到会盟是在金国的境内,他还是选择派出了明教教主,在草原和金国都享有巨大声望的……
邢道荣!
邢焕失踪的时候,邢秉懿还是待字闺中的少女,十多年的时光过去,邢秉懿已经是母仪天下的皇后。
她始终坚信父亲还活着,可一年年的时光过去,她也渐渐灰心失望,已经做好了这辈子再也见不到父亲的准备。
没想到赵枢居然亲口承认父亲还在人世!
“陛下,陛下不会是骗,不陛下从不骗臣妾。”
赵枢感慨地笑了笑,轻抚邢秉懿的长发。
邢焕的成绩非常让人瞩目,
现在他已经完全得到了合不勒的信任,明教的事业也在草原蓬勃发展。
合不勒在扩张中利用明教对付诸多不服自己的部族,因为明教的教众不用缴纳赋税,也不事生产,不少子弟都投入了明教的麾下。 ↑返回顶部↑
人总是要死的,除了生前事还得要身后名,乌达补当年就是吹捧大宋起家,他要是准备反对大宋,身边哪会有什么支持者。
还不如就这样直接归顺大宋,赵枢是个要面子的人,一定会给他以亲侄子一般的关照。
有国家请求称藩,这是赵枢的巨大功绩,这几天除了情商越来越低的李纲,朝中其余人等都欢欣鼓舞宛如过年一样热闹,纷纷称赞赵枢的国策高明,举重若轻,真正实现了以德服人。
为了表示对大侄子的信任和尊重,赵枢准备亲自北上接受金国的投诚。
历史上靖康之耻,无数大宋宗室被牵狗一样屈辱地带去北边,留下了载入史册的巨大屈辱。
可现在,宋军在金国境内的驻军即将欢迎他们的皇帝前往北境,将他们租借已经十年的土地彻底带进大宋的版图。
邢秉懿虽然也很想见证这一光荣的时刻,可从小的教育让她感觉自己的责任应该是在家中相夫教子,并不应该在这种场合出风头。
赵枢怜爱地抚摸着皇后的脸颊,微笑道:
“若是别的时候本来也不该叫你去,但这次国丈也去,所以……”
“国丈是谁?”邢秉懿一时没有反应过来。
赵枢笑道:
“还有哪个国丈?”
邢焕失踪案一直是大宋的一桩公案,在赵枢当皇帝之后装模作样地下令全国搜寻,可谁也不会想到,真正的邢焕居然在遥远的大草原。
去草原的邢焕终于得到了真正的自由。
多年来,随着合不勒部强大的铁骑扫荡草原,明教也在草原上建立了强大的声望。
合不勒志得意满,之前已经向赵枢派出使者,请求互市,并且让大宋封他们为草原上唯一的可汗。
若是从前,大宋朝廷估计会直接应下。
可现在天下形势大好,朝堂中已经出现了不少武人,他们都渴望用军功为自己换取晋身的机会。
于是赵枢决定,趁着北上的机会跟合不勒的使者好好聊聊。
合不勒帐下有不少宋国通,但考虑到会盟是在金国的境内,他还是选择派出了明教教主,在草原和金国都享有巨大声望的……
邢道荣!
邢焕失踪的时候,邢秉懿还是待字闺中的少女,十多年的时光过去,邢秉懿已经是母仪天下的皇后。
她始终坚信父亲还活着,可一年年的时光过去,她也渐渐灰心失望,已经做好了这辈子再也见不到父亲的准备。
没想到赵枢居然亲口承认父亲还在人世!
“陛下,陛下不会是骗,不陛下从不骗臣妾。”
赵枢感慨地笑了笑,轻抚邢秉懿的长发。
邢焕的成绩非常让人瞩目,
现在他已经完全得到了合不勒的信任,明教的事业也在草原蓬勃发展。
合不勒在扩张中利用明教对付诸多不服自己的部族,因为明教的教众不用缴纳赋税,也不事生产,不少子弟都投入了明教的麾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