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网络文学世界里的“特立独行者”(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在竞争态势愈发显出“火月味儿”的网络文学ip世界里,同样身为参加全行业首届网络文学理论研讨会的28家核心网络文学网站之一,半壁江中文网显得非常淡然,这种淡然,让行外人看来有点儿过于甘于平淡。
  但半壁江中文网创始人、顶着mo言全版权签约公司北京精典博维互联网事业部总经理职位的董江波(本文受cai访于2015年1月初,发表于《出版商务周报》,经:原业伟整理,全文经董江波本人当时二次校对)不这么认为,“网络文学快15年了,大浪淘沙,剩下来的,不是王者,就是具备某一项或几项核心竞争力的王牌之站。半壁江中文网当然是王牌之站,有它自己的核心价值。我们努力经营好这个核心价值就是。别人来抢,那是抢不走的。”
  在董江波看来,这个核心价值,就相当于一个人知识、人脉、经验等的储备,就算你把这个人所有外在的条件全部拿走,但他使用他的知识、人脉、经验和熟练已久的运营模式,东山再起,那也只是一年半载的事情。何况,面对这样子的王牌劲站,他的外在条件,那有那么容易被抢走,就算抢,那也是“杀仇1000,自毁800。”
  一、纯文学起家,念头单纯到仅是好文章放的时间久点儿
  半壁江中文网成立于2008年6月,那是董江波大学毕业后的一周年,也是他在杂志行业首刊《读者》杂志论坛当论坛管理的第二个年头。而且,成立时的半壁江中文网,并不叫半壁江中文网,而叫半壁江原创文学网。
  2008年之前,文字行业内略有些名气的短篇文章作家作者,更有大批的文学爱好者,都活跃在《读者》杂志的杂志论坛-读者论坛里。08年春节后,一个在文学行业非常著名的女作家突然在论坛作家群里提意见,“发到论坛里的文章,很快就沉底了。读者网站能不能设一个版块,每天精选10篇文章,展示到网站首页。给作家作者们的文章更多的展示时间。”
  因为当时的技术条件不具备,《读者》杂志本身又是一本非常传统的杂志刊物。读者网短期内无法提供这样的版块。这让大家感到非常遗憾。
  但说者无心,听者有意。两个月后,确认杂志社短期内无法实现这个要求。董江波给当时身在兰州,专做程序员的两个朋友大粽子、宗龙通了话,知道单独建一个小原创文学网站,支出并不大。于是,连带域名和网站空间在内,董江波花了500块钱一年,再加请当时在京合着租房子的技术员舍友,在一个原有网站的基础上,更改模板模块后,两周的时间后,2008年6月1日,半壁江原创文学网上线了。
  那天是六一节。
  上线的半壁江原创文学网拥有散文、随笔、故事、短篇小说、诗歌、古诗词、作文7个栏目,仅仅3天后,在作家们的要求下,又增加了十四行诗这一个栏目。
  半壁江原创文学网出名了,当时活跃在《读者》及环《读者》杂志的网站的所有作家作者,除了读者网及论坛本身,也跑到了半壁江原创文学网。他们,成为了半壁江原创文学网的第一批用户和宣传者们。
  半壁江原创文学网的成立之初,用今天的话说,那是相当的高大上和风花雪月啊。
  二、被网络技术试手破坏是二次问题,2010年元旦是一个新征程
  半壁江原创文学网出名了,但却也给自己惹来麻烦。网站程序,本身就是借用别人的(当然是获得了版权授权的),只是改了一下模版。这成为那些刚刚开始学网络技术的新手菜鸟们演练网站技术的场地。这对于一个只有每天全职工作之余,利用业余时间添加20来篇文章的编辑,也就是董江波本人,那真是一练一个准。网站经常出问题,也让来访问看文章的作家作者和文学爱好者们大为光火。每当网站一断线,董江波这里,总会接到几十上百个问责他的电话和留言,他苦于应答解释的时候,还得到处找人、求技术朋友们帮忙修复。
  想想那时候的茫茫长夜,苦比的他在与这些新人技术的斗争,就是满腔愤怒和苦水。这些小新人技术们,甚至都不能称之为hei客,称之为hei客是侮辱了hei客这两个字的初学者技术菜鸟们。
  2010年元旦,当时还是月光族的董江波,省吃俭用大半年,终于存了一万一千块钱,一方面买了更好的网站空间,一方面花钱请了一个技术朋友,帮他设计和搭建第二版的半壁江原创文学网。就在这选空间的过程中,凭相信两字,而不是合同约束的他,被一个朋友弄走了5000块钱,让本就很少的预算一下变成了6000元。幸好,大粽子和宗龙这时候帮了一把,充当了几个月免费的程序员支持,否则,第二版的半壁江中文网,最坏就上线不了了,最好也得推后三五个月了。
  第二版半壁江中文网新增栏目更方便,投稿、互动功能更强大,在作家群的建议下,董江波果断作了几个决定:
  1、在文学频道基础上,建立评论(也就是后来的资讯)频道,让杂文、影评、时评、书评等文章有了归属,让网站内容更丰富。
  2、建立作家频道,将达到一定影响程度的作家的文章,汇聚到这个频道来,形成核心阅读力。
  3、开设半壁江原创文学网自己的论坛,把互动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而董江波,也于2009年中因全职工作原因,离开了《读者》杂志论坛。2010年元旦开始,读者论坛逐渐也不再成为杂志社重心。
  改版后的半壁江原创文学网,迎来了会员入驻和读者井鹏的时代。可以说,2009年全年的空间和带宽花费,仅够2010年一个月的花费。
  三、商业化元年开启,半壁江原创文学网更名
  董总非常喜欢在一年的元旦做决定。经过跟网站近百位作家作者的商量,2011年1月1日起,半壁江原创文学网正式改名叫半壁江中文网,在原先资讯、文学(短篇)、作家(名家短篇)、论坛的基础上,新设生活(包括时尚、职场、旅游和生活四个二级频道)、笑话、读书(出版图书)、小说(网络文学原创长篇小说)四个大频道,形成共计8大频道的规模。
  为了让网站顺利而毫无缺钱争议纷争地发展下去,半壁江中文网从成立到最终被全zi收gou,所有花费都由董江波出。2011年开始,除去每月例行的空间和带宽花费、每年例行的域名费用,半壁江中文网因为发展需要,增设了兼职技术1名、半专职编辑3名,每月所需花费也井鹏式增长。
  这直接让董江波在北京或者山西老家买房的愿望落空了。他和老婆每个月的所得,除掉吃穿住行外,就全部投到了网站当中。按董总的话是说:“当时穷到一年内,几乎没买过任何水果吃,只是过年的时候,象征性的吃一些。买新衣服,更是奢侈。”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迎来了半壁江被文学出版行业大公司问询的高峰期,很多有志进军网络文学的出版集团和ip下游厂商纷纷找到半壁江中文网,要求谈收gou。
  半壁江中文网的核心价值,就是四年多来积累下的4000多位超高质量的作家们以及他们的作品,这个网站,就像他们的孩子,是他们看着、参与着,一天天长大的。这些作家作者,始终对它不离不弃,坚守着。
  但董江波一一拒绝了,他觉得时机未到。他想让这个孩子更壮大一些,更耐受风雨一些时,再把它推向“可怕”的zi本市场。
  但在这时,他果断地决定,保留维持原先资讯、文学、作家、论坛、生活、笑话六个短篇频道的基础上,将精力向读书、小说(网络文学)倾斜。
  他做了三件事:第一件是要求这4000多位作家,将半壁江中文网的名称和域名,放到了自己的自媒体上,并号召更多网站读者来做这件事情。这件事情,在执著的董江波那里,坚持了好几年。第二件是借着跟《读者》杂志社的良好合作,以杂志奖励文学行业数量庞大的学校文学社们,据董总透露的数字,目前至少做到了超过500家文学社的合作,几乎覆盖了所有城市,申度合作的不下50家。半壁江中文网牢牢的占领了文学社一代又一代人的心里。为他们提供活动奖品书,为他们提供活动平台支持。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