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基友总是半夜找我聊天_分卷阅读_66(2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的确,未经实处,不知艰苦。”魏桐赞同道。纳兰性德最后郁郁而终,诗词中又流露着厌世恶官之情,也免不了情伤之苦,实在太过可惜了。
  “勿说他人,前些日子你同我言说的法子已经用上了,我可只信你这一次,若是不得用,这件事情就休要再提。”康熙所说的事情,正是上一次魏桐所提到的关于海禁的问题。因为前朝遗民同贼寇有勾结的可能,从康熙亲政之后就不断有人上奏请求关闭海门,片板不许下海。康熙因为魏桐的缘故,对这件事情多有顾虑,虽然小打小闹的做了一部分,但到底没有彻底下令。
  政令不能朝令夕改,一旦确定下来,就至少好几年不会动,即使有时候它是错的,为了在位者的脸面也不会去改动。正如同朝廷的冤假错案难以变更,正是因为皇帝不会错,也不能错的缘由罢了。
  魏桐轻轻咳嗽了声,却很是高兴:“不管最后成不成,总归你试过,知道了更多的利弊,对之后下结论也有帮助。总好过没有亲身的体验,却偏说不行好得多。况且,如果有好的地方,我们尽数学来,对发展也有好处。再落后的民族都有值得关注的焦点,都说西洋诸国落后,但是至少,这西洋镜等物,我们是决计做不出来的。”
  这样的天朝上国,骄傲自大的情绪一代代流传下去,总不是什么好事。康熙被魏桐说了这么多年,也不过听从了三四分,而这些,已经是难得了。
  “你对社稷,对朝廷,对我的助益如果公布出去,远不止现在的地位同声名,这样对你不公平。”康熙缓缓说道,似乎大有深意。
  魏桐一惊,心头有各种念头急转,但是脸色未显,慢声说道:“你不必如此,且不说那些事情本来就是别人无从知晓的事情,难不成我们最开始相识有想到这些?我的身份本来便有些不妥当,如果被人查了出来,那才是祸事。”
  他到底是个去了势的无根人,就算年岁渐长自己不在意,到底身子也比常人看起来瘦弱些,粗看是个清秀青年,认真细看却觉得根骨瘦削,还未长成。这也是侍卫处的人最开始看他不满的原因,就连在跟其他人打斗磨练的时候,魏桐也是小心翼翼,从来不会与其他人接触那处,摔打的时候都会下意识避开。这些都是魏桐不得不细心在意的原因。他只想着在康熙身边混两年之后离开,却没想到康熙竟打着这个主意。
  ……或许不是他没想到,只是那时没有去细想罢了,不然也不会跟着人回京。
  康熙仿佛看透了魏桐的心思,宽厚的手掌拉住了魏桐的,低声说道:“不管如何,欠你的,总要还的。当初你挨的一百七十八下,你忘记了,我可从未忘怀。”那样的耻辱痛苦,被生生刻入了筋骨,无法磨灭。
  那样的痛苦煎熬,仿佛都不记得了。魏桐喟叹,人总是记吃不记打,本该深深记挂的东西,却转眼间成了过去的泥沙,泯灭在时光中。“没有我,你也会是流芳千古的君王。”
  “是。”康熙是如此自信,即使走得更艰苦。
  但总归是寂寞的。
  第二日上朝,便有来报称塞北事情已了,各项通报事宜都已呈上。康熙大喜,当场阅完,并命人奏读。而在喜气洋洋中,有一人出列,并提出了异议。
  那人却是近日刚被召回京中觐见的于成龙。于成龙乃是省布政使,连续几年表现优异并被人举荐,因此得以被康熙召见,这段时间随着上朝。而他提出的异议,也正是与魏氏,与魏桐有关。
  第71章
  于成龙一贯是个嫉恶如仇,揉不得沙子的人。不管是贪官污吏还是政务整顿,撞在他手里他都毫不留情。虽然因此得罪了不少人,却也进了康熙的眼里,并大力提拔,因而今日于成龙刚站出来的时候,群臣都以为是康熙的意思。
  “皇上,这个魏氏最开始出现是在九年前,临安东阳大旱,主动救济的便是魏氏。而后数年,只要是地势靠近江南地带,各处灾祸的现场都有魏氏的救济,魏氏名声越来越大。臣真正注意到的时候,是耿将军的奏报,提及到了魏氏曾经支援的粮草。作为一个普通的商人,他们是如何得到耿将军的行进路线,并准确地到达?而在福建水军作战的时候,曾有酣战之时,也有魏氏的主动援助,更别说皇上刚才提及到的塞北边疆的战争,臣认为,魏氏的心思可疑,不得不查。”于成龙的语气并不激烈,缓缓而谈,说到最后,已是朝野寂静,无人不侧目而看。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