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人格 第168节(2 / 4)
“饿不饿,”解临问,“我看看冰箱里还有没有剩下的牛排,他们应该不至于把你冰箱里东西也都拿走了。”
说完,解临拐进厨房,正打算施展几下厨艺,结果厨房里东西被人动过,他推开柜门,从里面掉落一堆塞满的锅碗瓢盆,“哐”地一声猛砸在地上。
-
任琴不是第一天发现楼上有动静了。
今天她调休,原本打算在家里好好休息,结果隐约听到一声响声。
而且她昨天走到池青家门口发现她送的花篮似乎也被人挪动过,改变了方向,就像有人进出过一样。
……
楼上应该没有人才是啊。
任琴越想越害怕。
这栋楼里发生了太多诡异的事情,如果不是交了押金,合约没到期之前搬走的话押金不会退回,不然她早搬出去住了。
“喵~~”
暂住在任琴家的小星星蹲坐在门口叫了一声。
它一直定定地望着门的方向,似乎想要透过门看到门外,又或是想出去。
“你也觉得怪怪的对不对,”任琴抱起小星星,摸了摸小星星的脑袋,鼓起勇气,“要不我们上去看看?”
虽然楼上两位还在的时候对她很好,也救过她,但是现在一个已经死了,一个还杀了人……
任琴的勇气不太够用:“还是……算了吧。”
-
丝毫不知道给楼下邻居造成困扰的两个人还在琢磨吃什么,最后随便点了份外卖,在等外卖的途中继续看新闻。
十年前的新闻离现在太远了。
那时候很多事物都不发达,很多当年常见的事情放到如今已经不会出现了。
半小时的新闻时间,关于“孩童绑架案”的部分就占了一半,剩下十五分钟零零散散地播了一些其他社会新闻。
这天最后一条新闻是关于“华南孤儿院”的:“有群众举报华南孤儿院涉险虐待孩童,经民警走访调查后确有此事,已将孤儿院院长等人革职调查。”
一条很简单的新闻,解临却伸手覆在池青的手上,借着他的手按下了回放键。
于是电视画面倒放回去,在最后一条新闻播报时重新开始,女主持字正腔圆地说着:“有群众举报华南孤儿院……”
池青不太懂解临为什么要重复观看一条不相干的新闻。
而且他对华南孤儿院这个名字感到陌生,上网一搜才发现华南孤儿院因为十年前的丑闻已经更名为红太阳儿童福利院,连地址都更换过了。
解临平时想东西的时候喜欢捏指环,但是现在有池青在边上,他就哪儿顺手摸哪儿,指腹攀上池青的耳廓一点点摩挲着:“如果当时凶手第一个下手的不是档案里记载的001,而是其他人,并且能够做到不留痕迹,至今都没有被人发现,那么“不留痕迹”反而是一条线索。”
假设真的存在第三名不被记录在案的幸存者,那么这个线索反而就在考题里:什么人能够不被记录在案。
“而且大部分凶手犯案,都几乎不可能像当年的凶手一样第一次就敢闹这么大。很多凶手在真正作案之前都有一个模拟犯罪的过程,刚开始泛上来的犯罪欲望使他们小心且谨慎,会尝试一些低风险的犯罪,或是找一些便于下手的弱势群体。”
说到这里,解临的手短暂地停顿了一下: ↑返回顶部↑
说完,解临拐进厨房,正打算施展几下厨艺,结果厨房里东西被人动过,他推开柜门,从里面掉落一堆塞满的锅碗瓢盆,“哐”地一声猛砸在地上。
-
任琴不是第一天发现楼上有动静了。
今天她调休,原本打算在家里好好休息,结果隐约听到一声响声。
而且她昨天走到池青家门口发现她送的花篮似乎也被人挪动过,改变了方向,就像有人进出过一样。
……
楼上应该没有人才是啊。
任琴越想越害怕。
这栋楼里发生了太多诡异的事情,如果不是交了押金,合约没到期之前搬走的话押金不会退回,不然她早搬出去住了。
“喵~~”
暂住在任琴家的小星星蹲坐在门口叫了一声。
它一直定定地望着门的方向,似乎想要透过门看到门外,又或是想出去。
“你也觉得怪怪的对不对,”任琴抱起小星星,摸了摸小星星的脑袋,鼓起勇气,“要不我们上去看看?”
虽然楼上两位还在的时候对她很好,也救过她,但是现在一个已经死了,一个还杀了人……
任琴的勇气不太够用:“还是……算了吧。”
-
丝毫不知道给楼下邻居造成困扰的两个人还在琢磨吃什么,最后随便点了份外卖,在等外卖的途中继续看新闻。
十年前的新闻离现在太远了。
那时候很多事物都不发达,很多当年常见的事情放到如今已经不会出现了。
半小时的新闻时间,关于“孩童绑架案”的部分就占了一半,剩下十五分钟零零散散地播了一些其他社会新闻。
这天最后一条新闻是关于“华南孤儿院”的:“有群众举报华南孤儿院涉险虐待孩童,经民警走访调查后确有此事,已将孤儿院院长等人革职调查。”
一条很简单的新闻,解临却伸手覆在池青的手上,借着他的手按下了回放键。
于是电视画面倒放回去,在最后一条新闻播报时重新开始,女主持字正腔圆地说着:“有群众举报华南孤儿院……”
池青不太懂解临为什么要重复观看一条不相干的新闻。
而且他对华南孤儿院这个名字感到陌生,上网一搜才发现华南孤儿院因为十年前的丑闻已经更名为红太阳儿童福利院,连地址都更换过了。
解临平时想东西的时候喜欢捏指环,但是现在有池青在边上,他就哪儿顺手摸哪儿,指腹攀上池青的耳廓一点点摩挲着:“如果当时凶手第一个下手的不是档案里记载的001,而是其他人,并且能够做到不留痕迹,至今都没有被人发现,那么“不留痕迹”反而是一条线索。”
假设真的存在第三名不被记录在案的幸存者,那么这个线索反而就在考题里:什么人能够不被记录在案。
“而且大部分凶手犯案,都几乎不可能像当年的凶手一样第一次就敢闹这么大。很多凶手在真正作案之前都有一个模拟犯罪的过程,刚开始泛上来的犯罪欲望使他们小心且谨慎,会尝试一些低风险的犯罪,或是找一些便于下手的弱势群体。”
说到这里,解临的手短暂地停顿了一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