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34)(4 / 5)
想通这些,想要上书的那些朝臣顿时压下了蠢蠢欲动的心。
觉得最疯狂的是刑部官员,皇子轮值对六部来说本来就是很有压力的一件事。就算当初太子轮值六部,也没有把所有官员招揽到名下。
太子好不容易走了,他们刚清闲下来两天,现在皇帝完全是看热闹不嫌事儿大,觉得他们刑部一尊佛不够,竟然给弄了两尊来。
还是非常不对付的两尊佛。
想到日后要夹在这两尊佛中间,刑部官员挂靴辞官的心都有了。
这场景别说身临其境,想想都令人觉得呼吸困难。
萧荣原本对皇帝单独给的赏赐非常欣喜,如今他被气的差点哭了。
皇帝这哪里是赏赐,分明就是提前做出的补偿。
在皇帝心里,他这个儿子是一点地位都没有。
萧荣想这些想的嘴里发苦,差点就要钻牛角尖不出来。
幸好顾广前来,顾广不是单独前来,而是带着皇帝的口谕。
顾广告诉萧荣,皇帝的意思是萧善既然提出了同入一部的事,就算他不同意,萧善也会想法设法往萧荣那里跑。
还不如暂时把两人放在一起,等三个月后,皇帝就把萧善调离刑部。
顾广说完皇帝的意思,郑重道:王爷,忍上三个月也就是了。
萧荣历经大喜大悲又经大喜随后又转悲,他没什么力气的说道:三个月本王能忍,就怕萧善是个难缠的小鬼,到时他不放过本王。
顾广心里也有这个想法,不过他还是劝慰道:王爷想多了,到时有皇命,厉王岂敢不从。
他说的铿锵有力,萧荣却是不敢相信:真的吗?
这是自然,皇上金口玉言,哪能说话不算话,熬过三个月,厉王肯定不会在碍王爷的眼。顾广一点心虚的模样都没有。
萧荣的心情稍微好上一点,精神气也恢复了一点:希望如此。
比起萧荣心情低落,萧善很平静,甚至可以说还有点悲愤。其实如果皇帝收回旨意,让他和萧荣继续做闲散王爷最好。
可惜皇帝就算听到他的心意也不会满足他的愿望。
在萧荣和萧善共同入刑部的那天,皇帝又下旨,复了顾印江南知府的官职。
也就说,皇帝夺情,顾印不必为顾老爷子守孝三年。
作者有话要说: 出了点事,心情极度糟糕,今天实在是写不下去,明天继续吧。
第45章 045
恢复顾印江南知府的官位,完全是顾印简在帝心。从这件事上也也可以看出,太子之位稳如泰山。大皇子萧荣听到后,心里很不是滋味,酸的厉害。
长子嫡子,字之差,前途差别实在是太大。
顾印入宫推谢皇帝的旨意,皇帝自然不同意他推迟,只说让他在家休养几天,立刻赶往江南主持大局。顾印再三推迟不过,只好接下旨意。
这来回推辞皇帝和文武百官都知道是个过场,做给不懂这些的老百姓看的。
好比皇帝想让哪个官员辞官,第次肯定不会批复,第二次皇帝会批复让他多加考虑,第三次上书皇帝会感慨番,既然留不住那只能放行。 ↑返回顶部↑
觉得最疯狂的是刑部官员,皇子轮值对六部来说本来就是很有压力的一件事。就算当初太子轮值六部,也没有把所有官员招揽到名下。
太子好不容易走了,他们刚清闲下来两天,现在皇帝完全是看热闹不嫌事儿大,觉得他们刑部一尊佛不够,竟然给弄了两尊来。
还是非常不对付的两尊佛。
想到日后要夹在这两尊佛中间,刑部官员挂靴辞官的心都有了。
这场景别说身临其境,想想都令人觉得呼吸困难。
萧荣原本对皇帝单独给的赏赐非常欣喜,如今他被气的差点哭了。
皇帝这哪里是赏赐,分明就是提前做出的补偿。
在皇帝心里,他这个儿子是一点地位都没有。
萧荣想这些想的嘴里发苦,差点就要钻牛角尖不出来。
幸好顾广前来,顾广不是单独前来,而是带着皇帝的口谕。
顾广告诉萧荣,皇帝的意思是萧善既然提出了同入一部的事,就算他不同意,萧善也会想法设法往萧荣那里跑。
还不如暂时把两人放在一起,等三个月后,皇帝就把萧善调离刑部。
顾广说完皇帝的意思,郑重道:王爷,忍上三个月也就是了。
萧荣历经大喜大悲又经大喜随后又转悲,他没什么力气的说道:三个月本王能忍,就怕萧善是个难缠的小鬼,到时他不放过本王。
顾广心里也有这个想法,不过他还是劝慰道:王爷想多了,到时有皇命,厉王岂敢不从。
他说的铿锵有力,萧荣却是不敢相信:真的吗?
这是自然,皇上金口玉言,哪能说话不算话,熬过三个月,厉王肯定不会在碍王爷的眼。顾广一点心虚的模样都没有。
萧荣的心情稍微好上一点,精神气也恢复了一点:希望如此。
比起萧荣心情低落,萧善很平静,甚至可以说还有点悲愤。其实如果皇帝收回旨意,让他和萧荣继续做闲散王爷最好。
可惜皇帝就算听到他的心意也不会满足他的愿望。
在萧荣和萧善共同入刑部的那天,皇帝又下旨,复了顾印江南知府的官职。
也就说,皇帝夺情,顾印不必为顾老爷子守孝三年。
作者有话要说: 出了点事,心情极度糟糕,今天实在是写不下去,明天继续吧。
第45章 045
恢复顾印江南知府的官位,完全是顾印简在帝心。从这件事上也也可以看出,太子之位稳如泰山。大皇子萧荣听到后,心里很不是滋味,酸的厉害。
长子嫡子,字之差,前途差别实在是太大。
顾印入宫推谢皇帝的旨意,皇帝自然不同意他推迟,只说让他在家休养几天,立刻赶往江南主持大局。顾印再三推迟不过,只好接下旨意。
这来回推辞皇帝和文武百官都知道是个过场,做给不懂这些的老百姓看的。
好比皇帝想让哪个官员辞官,第次肯定不会批复,第二次皇帝会批复让他多加考虑,第三次上书皇帝会感慨番,既然留不住那只能放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