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133)(1 / 4)
但招兵买马是需要钱财的,为了向北朝求和,南朝的天皇以及权臣已经耗光了家财。
于是,他们决定复制南北朝曾经的道路通过掠夺隔壁邻居来积攒原始财富,但他们显然打错了主意。
近些年来大明连连增加海防,沿着港口陆续布置的灯塔为夜间航行提供了充足的视野条件,即便是深夜,沿岸依然有赶着交期的船只就着夜色行动。
原本这也不至于成为阻碍,不如说,只要不是大型货船,倭寇们自认都有一战之力。这些小货船战斗力有限,等于是上岸前的开胃菜,运气好遇到运粮船的话,那更是一次吃饱。
但就在他们想要按照过去的经验快速抢登,准备举起屠刀速战速决时,却见一道炸雷声蓦然响起,随后,一道白光划空而过。
天打雷劈?倭寇们的动作都微微凝滞了下,一个即将下刀夺走船员性命的倭人更是连刀都放下了。
贫困和苦难从来都是宗教信仰的天堂。自唐始,日本便是全民信佛,而未经过三武灭佛活动的日本佛教充满了政治和煽动色彩。
为了获得更多的政治地位,日本的佛教由上而下、又由下往上的路线,由于日本的大部分民众都生活在贫困线上,无力追逐更高的精神生活。
日本的净土宗更是提倡他力本愿,善人正机。这句话的意思是,因为阿弥陀佛无所不能,所以勿须修炼,只要有十念即可往生。
同样,阿弥陀佛有无比慈悲,所以他不会挑三拣四,依人品行决定度或不度,只要依照十念,就算是罪大恶极者也可被超度。
佛教在几次被灭杀后,在中土的传播路线转为了政治的助手,主要选择劝人多行善事,多多修炼,而在日本,佛教却成为了恶人的遮羞布和庇护伞。
毕竟要如何得到阿弥陀佛的庇佑、如何走到净土都需要大量的财富,换句话来说,无论用何等手段只要有钱,最后都能登上极乐净土。
这就导致了日本常会出现让人啼笑皆非的一幕,恶人无所顾忌地为恶,然后将这些赃款捐给寺庙以求取死后的安宁。
但就算是在这样扭曲的教义中成长起来的倭人也十分清楚自己的所作所为是在作恶,因此在听到雷鸣和闪电的时候,他们会不由自主地生出了几分畏惧。
只是烟花而已!最后一个登船的倭人头领见状大吼,蠢货,都没见过烟火吗?这些狡猾的唐人是在召唤帮手,你们动作再不快些就要被包围了!
真不怪这些倭寇没见识,虽然爆竹的发明迄今已经有两千余年,但真正使用硝石的爆竹发明却是在唐朝,添加着色剂的硝石火药烟花正式登上历史的舞台更是要在宋朝中期,这其实是个不折不扣的新生物品。
而且硝石还好,烟花的火药原材料从火器出现开始便成为了重要的管制商品,即便是在国情相对宽松的宋朝也是如此,一般情况下只有皇宫内的造物局以及官方委托的个人机构方可制造。
而且燃放烟花对于木结构的房屋来说是个巨大的考验,尤其是如今的烟花喷射高度并不高,在坠落到地的时候可能仍然带着火星,因此,在大宋每次燃放烟花都有名为潜火队的消防人员严阵以待,否则以宋朝都城的建筑密集程度,在烟花之后就是一场火烧都城供人观赏。
在种种考验下,就连大宋国也只有生活在汴京的居民才能看到烟花,燃放选择的还多是临水地区,更何况是在遥远海外的日本,他们大部分对于烟花这个名词都是只听其名未知其貌。
听到天上燃放的就是烟火的时候,即便知道这很危险,也有几个倭寇不由自主地抬起了头。
砰!砰砰!又是两声巨响,两道带着长长拖尾,有如罗睺星一般的白光自黑色的高山中射出,斜斜穿过天空,向着大海的方向滑落。
多么绮丽的场景啊!一个从登船开始便战战兢兢缩在一旁的青年抬起了头,痴痴看着天空,这就是盛开在天空的火之花吧?难以置信,这就是大明吗?即便是这种地方,也能有火之花盛开。
蠢货!他的话刚刚落下,头顶就被重重拍击了一下,倭人头领怒吼道,这是信号,快走!别发呆了,大明的船队就要来了!
他的反应不可谓不快,但还是来不及了,就在他准备放弃劫掠计划返身回船的时候,原本遥遥矗立,安静当指路标的灯塔光线忽然一变,从温暖的暖黄色转为了充满警告意味的赤红。
同时,两道光柱遥遥向着他们这个方向射来,在作为标志的烟花完全消隐在夜空中后,重新为大明的军队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倭人头领脱口而出一句脏话,快,动作快,别拿东西了,逃啊!
他顾不上还有几个下属还在船上,一把抓住了最靠近的年轻人向自己的木板船跳去,然后往年轻人手上塞了一个船桨:快点划!放心,明朝的船行驶速度都非常慢,只要我们划到灯照不到的地方就能脱困了。
不等他们了吗?第一次走上劫掠之路的青年抖抖索索地接过船桨,在惊恐之中回头看向刚刚还被视为他们囊中之物的大船,他们来的时候一共有二十人,而现在船上只有两人不,三人。
就在他们说话间,一个同伴已经跳下水向他们的方向快速游来,青年忙伸手将他接应上船,那人上船抹了把脸上的水,立刻熟稔地拿起船桨一起加速。
多了一个人的力量,船航行的速度立刻增加,而同时,青年也听到了伙伴们呼喊的声音,他们在让自己等一等他们。 ↑返回顶部↑
于是,他们决定复制南北朝曾经的道路通过掠夺隔壁邻居来积攒原始财富,但他们显然打错了主意。
近些年来大明连连增加海防,沿着港口陆续布置的灯塔为夜间航行提供了充足的视野条件,即便是深夜,沿岸依然有赶着交期的船只就着夜色行动。
原本这也不至于成为阻碍,不如说,只要不是大型货船,倭寇们自认都有一战之力。这些小货船战斗力有限,等于是上岸前的开胃菜,运气好遇到运粮船的话,那更是一次吃饱。
但就在他们想要按照过去的经验快速抢登,准备举起屠刀速战速决时,却见一道炸雷声蓦然响起,随后,一道白光划空而过。
天打雷劈?倭寇们的动作都微微凝滞了下,一个即将下刀夺走船员性命的倭人更是连刀都放下了。
贫困和苦难从来都是宗教信仰的天堂。自唐始,日本便是全民信佛,而未经过三武灭佛活动的日本佛教充满了政治和煽动色彩。
为了获得更多的政治地位,日本的佛教由上而下、又由下往上的路线,由于日本的大部分民众都生活在贫困线上,无力追逐更高的精神生活。
日本的净土宗更是提倡他力本愿,善人正机。这句话的意思是,因为阿弥陀佛无所不能,所以勿须修炼,只要有十念即可往生。
同样,阿弥陀佛有无比慈悲,所以他不会挑三拣四,依人品行决定度或不度,只要依照十念,就算是罪大恶极者也可被超度。
佛教在几次被灭杀后,在中土的传播路线转为了政治的助手,主要选择劝人多行善事,多多修炼,而在日本,佛教却成为了恶人的遮羞布和庇护伞。
毕竟要如何得到阿弥陀佛的庇佑、如何走到净土都需要大量的财富,换句话来说,无论用何等手段只要有钱,最后都能登上极乐净土。
这就导致了日本常会出现让人啼笑皆非的一幕,恶人无所顾忌地为恶,然后将这些赃款捐给寺庙以求取死后的安宁。
但就算是在这样扭曲的教义中成长起来的倭人也十分清楚自己的所作所为是在作恶,因此在听到雷鸣和闪电的时候,他们会不由自主地生出了几分畏惧。
只是烟花而已!最后一个登船的倭人头领见状大吼,蠢货,都没见过烟火吗?这些狡猾的唐人是在召唤帮手,你们动作再不快些就要被包围了!
真不怪这些倭寇没见识,虽然爆竹的发明迄今已经有两千余年,但真正使用硝石的爆竹发明却是在唐朝,添加着色剂的硝石火药烟花正式登上历史的舞台更是要在宋朝中期,这其实是个不折不扣的新生物品。
而且硝石还好,烟花的火药原材料从火器出现开始便成为了重要的管制商品,即便是在国情相对宽松的宋朝也是如此,一般情况下只有皇宫内的造物局以及官方委托的个人机构方可制造。
而且燃放烟花对于木结构的房屋来说是个巨大的考验,尤其是如今的烟花喷射高度并不高,在坠落到地的时候可能仍然带着火星,因此,在大宋每次燃放烟花都有名为潜火队的消防人员严阵以待,否则以宋朝都城的建筑密集程度,在烟花之后就是一场火烧都城供人观赏。
在种种考验下,就连大宋国也只有生活在汴京的居民才能看到烟花,燃放选择的还多是临水地区,更何况是在遥远海外的日本,他们大部分对于烟花这个名词都是只听其名未知其貌。
听到天上燃放的就是烟火的时候,即便知道这很危险,也有几个倭寇不由自主地抬起了头。
砰!砰砰!又是两声巨响,两道带着长长拖尾,有如罗睺星一般的白光自黑色的高山中射出,斜斜穿过天空,向着大海的方向滑落。
多么绮丽的场景啊!一个从登船开始便战战兢兢缩在一旁的青年抬起了头,痴痴看着天空,这就是盛开在天空的火之花吧?难以置信,这就是大明吗?即便是这种地方,也能有火之花盛开。
蠢货!他的话刚刚落下,头顶就被重重拍击了一下,倭人头领怒吼道,这是信号,快走!别发呆了,大明的船队就要来了!
他的反应不可谓不快,但还是来不及了,就在他准备放弃劫掠计划返身回船的时候,原本遥遥矗立,安静当指路标的灯塔光线忽然一变,从温暖的暖黄色转为了充满警告意味的赤红。
同时,两道光柱遥遥向着他们这个方向射来,在作为标志的烟花完全消隐在夜空中后,重新为大明的军队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倭人头领脱口而出一句脏话,快,动作快,别拿东西了,逃啊!
他顾不上还有几个下属还在船上,一把抓住了最靠近的年轻人向自己的木板船跳去,然后往年轻人手上塞了一个船桨:快点划!放心,明朝的船行驶速度都非常慢,只要我们划到灯照不到的地方就能脱困了。
不等他们了吗?第一次走上劫掠之路的青年抖抖索索地接过船桨,在惊恐之中回头看向刚刚还被视为他们囊中之物的大船,他们来的时候一共有二十人,而现在船上只有两人不,三人。
就在他们说话间,一个同伴已经跳下水向他们的方向快速游来,青年忙伸手将他接应上船,那人上船抹了把脸上的水,立刻熟稔地拿起船桨一起加速。
多了一个人的力量,船航行的速度立刻增加,而同时,青年也听到了伙伴们呼喊的声音,他们在让自己等一等他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