劫道 第72节(2 / 4)
“传义兄,咱们是同甘共苦过的自己人,这么说可就见外了。我跟你颜兄弟,是挑嘴的人么?”安裕容笑道,抄起筷子开吃。
椅子不够,为方便起见,桌子拖到床边。安裕容盘腿坐在床沿,颜幼卿与张传义坐在椅子上,三人各占一面,边吃边聊,轻松随意。将别后情形简略叙过,话题转向河阳军与当前战事。张传义兴致高昂,滔滔不绝:“祁保善那老混账早就不成了,从开春到如今,听说反复病了好几回,不定什么时候就要蹬腿见阎王去。他手底下那些小兔崽子不过是暂时憋着,就等他咽气好瓜分地盘呐。咱们河阳军这一发力,北新军地方队伍,哪个不是贪生怕死屁滚尿流?你们瞧着罢,不出几天,铜山就得叫咱们打下来。”
尚古之遇刺前夕,祁保善假意谈判,实则图谋不轨,便有传言是其病重之际负隅顽抗。后来徐文约的电报更是隐晦坐实了此事。北新军兵势强盛,然全赖祁保善独裁专权,倘若真是因病一命呜呼,堪称天佑北伐。
谈罢战事,安裕容、颜幼卿又说起早晨操练见闻。末了张传义叹气道:“多亏当初没躲懒,跟着尚先生认得几个字,懂了些许大道理。要不老张我早被这些年轻的兵娃娃们比下去了。他们许多人是革命党军校出来的,个个能文能武,还有那家境好的,自带军饷,嘿!从来没听说过,来当兵还有倒贴钱的!”
北伐军以共和独立、爱国为民之理想信仰为号召,又有革命党在南方多年经营之新式军校为基石,军中多追寻理想、勇于进取的年轻人,这一点上,与祁保善之北新军有天壤之别,足以弥补人数不众,军备不足等诸多劣势。亦是此点不同,叫安、颜二人宁愿吃下魏同钧的哑巴亏。兄弟俩心中十分明白,不论魏司令所谋为何,都比临死还要一心搞复辟的祁保善强出百倍。
吃罢饭,外间开始有人走动,张传义听说两人被蚊子搅醒,笑道:“昨日里太匆忙,招待不周,对不住了。一会儿就叫人送蚊帐来,还缺什么?一并送过来。”又道,“司令说了,二位是贵客,不必拘束,有事随时可以去找他,没事就在营房附近转转。只要没人拦的地方,都能随便去。”
安裕容见他收拾碗筷,低声问:“传义兄,找人的消息想来也传到铜山先锋部队了罢?不知杨兄可能收到?”
张传义眨眨眼睛:“二位来河阳做客,哪能不知会他和刘大一声?放心,杨先生最讲义气不过,一定上心帮忙。刘大勉强也算个小军官,别的不成,出点力气总可以。”
颜幼卿递过去一个荷包,塞进他手里。
张传义感觉沉甸甸一坨,连忙推辞:“二位,这哪儿成!你们这是不拿我当自己人呐!”
颜幼卿一脸严肃:“拿着,收好。少抽烟喝酒,攒点钱将来娶媳妇。”四当家余威犹在,张传义下意识接住。荷包藏进怀里,讪笑:“那、那就恭敬不如从命,多谢二位惦记,自家兄弟,就不客气了……”
张传义离开不过片刻,便有勤务兵送了蚊帐等日用品过来。晌午,两人在营房空地闲逛,远处新兵操练,日头下挥汗如雨。虽说魏司令发话可以随意走动,两人不愿惹人注意,只在空旷处树荫下站站。远近无人,方便说话。
“以最慢脚程计算,旬日之内,徐兄也该进入北伐军势力范围。咱们最多,在这里等十天。”
“嗯。十天没消息,阿哥你回申城去,生意不能没人主持。”
“胡说什么呐!”安裕容板起脸,在颜幼卿后脑拍一记,“你答应过我什么?这就忘了?”
颜幼卿抓住他呼噜后脑勺那只手,揉揉掌心,倒似是怕他打疼了手一般。沉默一阵,道:“我没忘。那咱俩一块儿去铜山找杨兄。”
安裕容挑眉:“这才对。叫杨兄帮忙开后门,偷偷送咱们往北边找徐兄去。”
第84章 奔波共表里
既来之,则安之。安裕容、颜幼卿二人在河阳军营地老实住下。每日随同士兵作息,听号声而起,应哨声而息。为避嫌,也为之后行事方便,两人并未在营地里多走动,一日三餐由勤务兵送上门,其余时间均留在房间内,颜幼卿打坐练功,安裕容则跟着他练几招假把式,做做西洋体操。近来难得有这般两人独处时光,便是身在军营之中,局促一室之内,亦不觉枯燥乏味。
闲不过两天,魏同钧便叫张传义给两人捎了活儿来。河阳军军宣处代表司令部向报界发布的新闻报道,成沓摞在桌子上,等着两人翻译成西文稿件,再送到各地租界或洋人报社去。这些消息虽没什么秘密,到底是第一手讯息,比在申城时看报纸来得快多了,叫两人对局势有了进一步了解。譬如河阳军日前已攻下铜山,淮北北新军退守百里,如今停驻在青州、兖州交界处。
军宣处对此次胜利大加渲染,新闻稿写得夸张华丽。安裕容一边读,一边笑道:“魏司令可够精明的,物尽其用,人尽其才。”
颜幼卿咬着笔杆琢磨如何措辞,闻言道:“换个人,怕是还要感恩戴德不尽。”
安裕容探头看看颜幼卿面前稿纸,提笔改动几处:“你这个过于平实,不符合原文言外之意。信、达、雅,后二者稍欠。”
颜幼卿重读两遍,不由得一笑:“打下铜山,说成这般,倒似是打下京师似的。未免太夸张。”
“胜利鼓舞人心。双方僵持许久,北伐军需要这场大捷改变局面。”安裕容放下笔,“铜山安稳了,徐兄南下之路,可能顺畅许多,好事。”
因翻译新闻稿之事,两人识得了军宣处军宣官,对方知道他们在等寻人结果,安裕容一包舶来品香烟塞过去,便答应帮忙仔细留意每日电报,绝不错过。
等到第五日,已是西历九月最后一天。将近正午时分,张传义忽急匆匆赶过来:“颜兄弟、安兄弟,有你们的电报,申城转过来的。军宣处刚收到,一点没耽误就送呈给司令了,司令请你们过去。”
两人顾不上吃饭,赶忙去见魏同钧。
魏同钧手里捏着薄薄一纸电文,脸上带笑,然而笑意不达眼底,道:“二位玉老板做事,果然精细。这电文译出来,怕是除了你们自己,谁也看不懂。莫非你们还自己另编了一套电码不成?”
安裕容装糊涂:“司令手里拿的,当真是申城转来的徐兄电报?若是徐兄发来的电报,他是个最慎重不过的人,大约怕出意外,传讯时一贯喜欢用些隐语托辞。司令不妨给我瞧瞧,旁人看不懂,我们兄弟之间定然是看得懂的。” ↑返回顶部↑
椅子不够,为方便起见,桌子拖到床边。安裕容盘腿坐在床沿,颜幼卿与张传义坐在椅子上,三人各占一面,边吃边聊,轻松随意。将别后情形简略叙过,话题转向河阳军与当前战事。张传义兴致高昂,滔滔不绝:“祁保善那老混账早就不成了,从开春到如今,听说反复病了好几回,不定什么时候就要蹬腿见阎王去。他手底下那些小兔崽子不过是暂时憋着,就等他咽气好瓜分地盘呐。咱们河阳军这一发力,北新军地方队伍,哪个不是贪生怕死屁滚尿流?你们瞧着罢,不出几天,铜山就得叫咱们打下来。”
尚古之遇刺前夕,祁保善假意谈判,实则图谋不轨,便有传言是其病重之际负隅顽抗。后来徐文约的电报更是隐晦坐实了此事。北新军兵势强盛,然全赖祁保善独裁专权,倘若真是因病一命呜呼,堪称天佑北伐。
谈罢战事,安裕容、颜幼卿又说起早晨操练见闻。末了张传义叹气道:“多亏当初没躲懒,跟着尚先生认得几个字,懂了些许大道理。要不老张我早被这些年轻的兵娃娃们比下去了。他们许多人是革命党军校出来的,个个能文能武,还有那家境好的,自带军饷,嘿!从来没听说过,来当兵还有倒贴钱的!”
北伐军以共和独立、爱国为民之理想信仰为号召,又有革命党在南方多年经营之新式军校为基石,军中多追寻理想、勇于进取的年轻人,这一点上,与祁保善之北新军有天壤之别,足以弥补人数不众,军备不足等诸多劣势。亦是此点不同,叫安、颜二人宁愿吃下魏同钧的哑巴亏。兄弟俩心中十分明白,不论魏司令所谋为何,都比临死还要一心搞复辟的祁保善强出百倍。
吃罢饭,外间开始有人走动,张传义听说两人被蚊子搅醒,笑道:“昨日里太匆忙,招待不周,对不住了。一会儿就叫人送蚊帐来,还缺什么?一并送过来。”又道,“司令说了,二位是贵客,不必拘束,有事随时可以去找他,没事就在营房附近转转。只要没人拦的地方,都能随便去。”
安裕容见他收拾碗筷,低声问:“传义兄,找人的消息想来也传到铜山先锋部队了罢?不知杨兄可能收到?”
张传义眨眨眼睛:“二位来河阳做客,哪能不知会他和刘大一声?放心,杨先生最讲义气不过,一定上心帮忙。刘大勉强也算个小军官,别的不成,出点力气总可以。”
颜幼卿递过去一个荷包,塞进他手里。
张传义感觉沉甸甸一坨,连忙推辞:“二位,这哪儿成!你们这是不拿我当自己人呐!”
颜幼卿一脸严肃:“拿着,收好。少抽烟喝酒,攒点钱将来娶媳妇。”四当家余威犹在,张传义下意识接住。荷包藏进怀里,讪笑:“那、那就恭敬不如从命,多谢二位惦记,自家兄弟,就不客气了……”
张传义离开不过片刻,便有勤务兵送了蚊帐等日用品过来。晌午,两人在营房空地闲逛,远处新兵操练,日头下挥汗如雨。虽说魏司令发话可以随意走动,两人不愿惹人注意,只在空旷处树荫下站站。远近无人,方便说话。
“以最慢脚程计算,旬日之内,徐兄也该进入北伐军势力范围。咱们最多,在这里等十天。”
“嗯。十天没消息,阿哥你回申城去,生意不能没人主持。”
“胡说什么呐!”安裕容板起脸,在颜幼卿后脑拍一记,“你答应过我什么?这就忘了?”
颜幼卿抓住他呼噜后脑勺那只手,揉揉掌心,倒似是怕他打疼了手一般。沉默一阵,道:“我没忘。那咱俩一块儿去铜山找杨兄。”
安裕容挑眉:“这才对。叫杨兄帮忙开后门,偷偷送咱们往北边找徐兄去。”
第84章 奔波共表里
既来之,则安之。安裕容、颜幼卿二人在河阳军营地老实住下。每日随同士兵作息,听号声而起,应哨声而息。为避嫌,也为之后行事方便,两人并未在营地里多走动,一日三餐由勤务兵送上门,其余时间均留在房间内,颜幼卿打坐练功,安裕容则跟着他练几招假把式,做做西洋体操。近来难得有这般两人独处时光,便是身在军营之中,局促一室之内,亦不觉枯燥乏味。
闲不过两天,魏同钧便叫张传义给两人捎了活儿来。河阳军军宣处代表司令部向报界发布的新闻报道,成沓摞在桌子上,等着两人翻译成西文稿件,再送到各地租界或洋人报社去。这些消息虽没什么秘密,到底是第一手讯息,比在申城时看报纸来得快多了,叫两人对局势有了进一步了解。譬如河阳军日前已攻下铜山,淮北北新军退守百里,如今停驻在青州、兖州交界处。
军宣处对此次胜利大加渲染,新闻稿写得夸张华丽。安裕容一边读,一边笑道:“魏司令可够精明的,物尽其用,人尽其才。”
颜幼卿咬着笔杆琢磨如何措辞,闻言道:“换个人,怕是还要感恩戴德不尽。”
安裕容探头看看颜幼卿面前稿纸,提笔改动几处:“你这个过于平实,不符合原文言外之意。信、达、雅,后二者稍欠。”
颜幼卿重读两遍,不由得一笑:“打下铜山,说成这般,倒似是打下京师似的。未免太夸张。”
“胜利鼓舞人心。双方僵持许久,北伐军需要这场大捷改变局面。”安裕容放下笔,“铜山安稳了,徐兄南下之路,可能顺畅许多,好事。”
因翻译新闻稿之事,两人识得了军宣处军宣官,对方知道他们在等寻人结果,安裕容一包舶来品香烟塞过去,便答应帮忙仔细留意每日电报,绝不错过。
等到第五日,已是西历九月最后一天。将近正午时分,张传义忽急匆匆赶过来:“颜兄弟、安兄弟,有你们的电报,申城转过来的。军宣处刚收到,一点没耽误就送呈给司令了,司令请你们过去。”
两人顾不上吃饭,赶忙去见魏同钧。
魏同钧手里捏着薄薄一纸电文,脸上带笑,然而笑意不达眼底,道:“二位玉老板做事,果然精细。这电文译出来,怕是除了你们自己,谁也看不懂。莫非你们还自己另编了一套电码不成?”
安裕容装糊涂:“司令手里拿的,当真是申城转来的徐兄电报?若是徐兄发来的电报,他是个最慎重不过的人,大约怕出意外,传讯时一贯喜欢用些隐语托辞。司令不妨给我瞧瞧,旁人看不懂,我们兄弟之间定然是看得懂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