劫道 第52节(2 / 4)
安裕容撕了一只卤鸡,三人边走边吃。铁皮水壶里灌满了提前烧好的开水,喝完之后,又在河沟边续上。途中偶遇乡民,无不行色匆匆,倒也没觉得这一行三人有何异样,最多不过是面露羡慕之色:主子有鸡吃,也没亏待了下人。
一路不停,走到黄昏时分,人烟越来越稀少,终至绝迹。穿过一个山坳,视野渐渐开阔,却是一片荒村印入眼帘。废墟间灌木纵横,杂草丛生,显见多年不曾有人居住了。村落不大,一眼看得到尽头。颜幼卿指着深处一片连绵的阴影,道:“那里本是我们家的宅子,上山前大哥亲自点的火,都烧了。”
安裕容与他并排牵着骡子前行,闻言搂过肩膀抱了抱。
颜幼卿一面看路,一面时不时倒退,设法掩去三人留下的行迹:“当初傅中宵队伍里确切知道这个地方的人,应该都死光了。就算张串儿去供出我从前身份,他们也找不到这里来,不用担心。”
祁保善不可能明目张胆搜捕尚古之,故而京师发到寿丘的紧急电报缉捕令,只有颜幼卿一个主犯,另有不具姓名细节详尽的帮凶信息若干,指的就是尚古之了。张串儿等人只知四当家姓颜,并不知其本名。平素按排行喊惯了,时日一长,连姓都不大记得。若非颜幼卿自己捅破,他压根没把缉捕令上的逃犯与从前跟过的四当家联系起来。这条线索透露给京师执法处来的长官,有根有据,当能换一笔不少的赏钱。至于究竟能不能抓到人,还得看长官的本事。而追踪搜捕的队伍往玉壶顶走一遭,没有十天八天下不来,这个空档,正好叫尚古之好好养病。
“那曹永茂也不知道你家宅子在哪?”
“师爷喜欢运筹帷幄,等闲不下山。”
不知为何,听到颜幼卿冷淡的语气,明明说的是悲伤往事,安裕容莫名被引得有点想笑,于是搂过他肩膀,再次抱了抱。
尚古之坐在骡子背上,居高临下,一清二楚,故意干咳几声。他倒是有很多话想问,奈何身体不适,半天骡子骑下来已然有些身形不稳,更别提聊天谈话。实在是前头两个太过旁若无人,虽说圣人有言曰非礼勿视,然这般目中无人,将自己视若无睹,心下自然不平,故弄点动静出来警醒警醒。
安裕容回头,正色道:“先生咳嗽不是好了么,怎么又复发了?”转脸问颜幼卿,“这回买咳嗽药了没有?”
颜幼卿脸皮没他厚,快走几步拉开距离:“前面就到了,骡子进不去,你扶先生下来。我过去探探。”
三百年前,琅琊颜氏为躲避战乱举族迁徙,化整为零,四方离散。当时的家主因不忍远离故土,率领嫡系一支仅南移二百余里,躲进了杳无人烟的仙台山脉。数代以来,人丁单薄,到颜幼卿这一代,从兄弟加起来也不过五六个。从前村子里几十户人家,一大半都是因颜家落脚于此,凑上来讨生活的佃户。至颜氏大祸临头,树倒猢狲散,整个村落也随之荒弃。
然而百年世家,总有普通门户所无的底蕴。颜幼卿带着安裕容、尚古之走过宅院废墟,行到村子尽头,大约辨认了一下方位,从密林间左拐右拐,来到后山脚一座石梁底下。拴好骡子,动作敏捷攀上石梁:“我拉你们上来。峻轩兄,扶先生一把。”
石梁离地足有一人多高。安裕容瞅瞅尚古之体型,搬过来好几块石头供其垫脚,才使出力气将人向上托扶。尚古之不肯伏老,双手扒着石梁想要自己攀爬。奈何事不从人愿,最终颇为沮丧地被颜幼卿拉上去,送到石梁那头,靠在山壁上歇息。这才发现侧面两片石壁相叠位置,有条恰好一人宽的罅隙,想必就是藏身之处的入口了。
安裕容将货筐递给颜幼卿,之后借他伸手之力,几下上了石梁,顺势贴到人身上抱了一把,将脖子伸长了往前探:“这地方够隐秘的,在下边完全瞧不出来。”
颜幼卿走到尚古之身旁,一边清理石罅间的乱石枯枝,一边道:“听说昔年先祖也是无意间发现此处通往山腹洞穴,遂着意布置成了避难之所。可惜……先祖大概没能料到,危难到来之日,祸起萧墙,同室操戈,这避难之所根本没来得及派上用场。”
安裕容叹口气,过来一同清理。
尚古之合掌道:“今日尚某蒙颜氏先人庇佑,铭感五内,没齿不忘。”
颜幼卿道:“如先生这等人物光临,先父先兄知道了,一定非常高兴。”
入口清理得差不多,再往前顶上便有山体遮挡,脚下顿时清爽起来。只是光线晦暗,勉强能辨认三五步之内景象。
“这地方本是唯有家主才知道的秘密。里面我也没进去过,只当初离开前大哥悄悄带我来石梁底下看了一眼。”颜幼卿在前探路,三人走得极慢,半晌才顺着缝隙走到宽敞处。又行了一阵,空间明显开阔,朦胧间能看见一个颇大的洞穴,足可容纳三五十人。
“稍等一下。”颜幼卿说罢,四处探察起来。随着火柴划响,视野霎时为之一亮。安裕容和尚古之才发觉他点燃了嵌在山壁上的油灯。颜幼卿径直往里走,另两人跟上去,看见洞穴里侧铺了防潮的细沙,沙上是一层樟木板,堆放了木炭、皮毛等基本应急物品,闲置多年而不腐。
颜幼卿铺开几张皮子,再蒙一层衣裳,就是个简易大通铺,且让尚古之歇下。洞内干爽通透,安裕容绕着洞壁走了一圈,没寻到其余缝隙,颇觉纳闷。抬头一看,斜前方岩石上一个豁口,挪了挪站着的位置,果然隐约有气流从头顶吹过。
不由得感叹:“这地方可真不错。”见颜幼卿捡了几块石头垒灶,忙过去帮手,架起吊子煮汤煎药,道,“可惜离水源有点儿远。”
“不远。出去再往后走一段应该就有山泉。今年不旱,山里不会缺水。”
颜幼卿看了一会儿火,道:“我去把骡子往山里头藏一藏,再看看有没有什么吃的,顺便打点水回来。”
安裕容点头:“行,我在这看锅。你自己小心些。”
颜幼卿瞅瞅他:“后边要文火慢熬,添炭的时候千万别太猛。最多半个时辰,否则水就干了。药渣要收好,回头煎二道……”
安裕容也瞅他:“幼卿,我在你心里是这么不可靠的么?”
“你没弄过这个。” ↑返回顶部↑
一路不停,走到黄昏时分,人烟越来越稀少,终至绝迹。穿过一个山坳,视野渐渐开阔,却是一片荒村印入眼帘。废墟间灌木纵横,杂草丛生,显见多年不曾有人居住了。村落不大,一眼看得到尽头。颜幼卿指着深处一片连绵的阴影,道:“那里本是我们家的宅子,上山前大哥亲自点的火,都烧了。”
安裕容与他并排牵着骡子前行,闻言搂过肩膀抱了抱。
颜幼卿一面看路,一面时不时倒退,设法掩去三人留下的行迹:“当初傅中宵队伍里确切知道这个地方的人,应该都死光了。就算张串儿去供出我从前身份,他们也找不到这里来,不用担心。”
祁保善不可能明目张胆搜捕尚古之,故而京师发到寿丘的紧急电报缉捕令,只有颜幼卿一个主犯,另有不具姓名细节详尽的帮凶信息若干,指的就是尚古之了。张串儿等人只知四当家姓颜,并不知其本名。平素按排行喊惯了,时日一长,连姓都不大记得。若非颜幼卿自己捅破,他压根没把缉捕令上的逃犯与从前跟过的四当家联系起来。这条线索透露给京师执法处来的长官,有根有据,当能换一笔不少的赏钱。至于究竟能不能抓到人,还得看长官的本事。而追踪搜捕的队伍往玉壶顶走一遭,没有十天八天下不来,这个空档,正好叫尚古之好好养病。
“那曹永茂也不知道你家宅子在哪?”
“师爷喜欢运筹帷幄,等闲不下山。”
不知为何,听到颜幼卿冷淡的语气,明明说的是悲伤往事,安裕容莫名被引得有点想笑,于是搂过他肩膀,再次抱了抱。
尚古之坐在骡子背上,居高临下,一清二楚,故意干咳几声。他倒是有很多话想问,奈何身体不适,半天骡子骑下来已然有些身形不稳,更别提聊天谈话。实在是前头两个太过旁若无人,虽说圣人有言曰非礼勿视,然这般目中无人,将自己视若无睹,心下自然不平,故弄点动静出来警醒警醒。
安裕容回头,正色道:“先生咳嗽不是好了么,怎么又复发了?”转脸问颜幼卿,“这回买咳嗽药了没有?”
颜幼卿脸皮没他厚,快走几步拉开距离:“前面就到了,骡子进不去,你扶先生下来。我过去探探。”
三百年前,琅琊颜氏为躲避战乱举族迁徙,化整为零,四方离散。当时的家主因不忍远离故土,率领嫡系一支仅南移二百余里,躲进了杳无人烟的仙台山脉。数代以来,人丁单薄,到颜幼卿这一代,从兄弟加起来也不过五六个。从前村子里几十户人家,一大半都是因颜家落脚于此,凑上来讨生活的佃户。至颜氏大祸临头,树倒猢狲散,整个村落也随之荒弃。
然而百年世家,总有普通门户所无的底蕴。颜幼卿带着安裕容、尚古之走过宅院废墟,行到村子尽头,大约辨认了一下方位,从密林间左拐右拐,来到后山脚一座石梁底下。拴好骡子,动作敏捷攀上石梁:“我拉你们上来。峻轩兄,扶先生一把。”
石梁离地足有一人多高。安裕容瞅瞅尚古之体型,搬过来好几块石头供其垫脚,才使出力气将人向上托扶。尚古之不肯伏老,双手扒着石梁想要自己攀爬。奈何事不从人愿,最终颇为沮丧地被颜幼卿拉上去,送到石梁那头,靠在山壁上歇息。这才发现侧面两片石壁相叠位置,有条恰好一人宽的罅隙,想必就是藏身之处的入口了。
安裕容将货筐递给颜幼卿,之后借他伸手之力,几下上了石梁,顺势贴到人身上抱了一把,将脖子伸长了往前探:“这地方够隐秘的,在下边完全瞧不出来。”
颜幼卿走到尚古之身旁,一边清理石罅间的乱石枯枝,一边道:“听说昔年先祖也是无意间发现此处通往山腹洞穴,遂着意布置成了避难之所。可惜……先祖大概没能料到,危难到来之日,祸起萧墙,同室操戈,这避难之所根本没来得及派上用场。”
安裕容叹口气,过来一同清理。
尚古之合掌道:“今日尚某蒙颜氏先人庇佑,铭感五内,没齿不忘。”
颜幼卿道:“如先生这等人物光临,先父先兄知道了,一定非常高兴。”
入口清理得差不多,再往前顶上便有山体遮挡,脚下顿时清爽起来。只是光线晦暗,勉强能辨认三五步之内景象。
“这地方本是唯有家主才知道的秘密。里面我也没进去过,只当初离开前大哥悄悄带我来石梁底下看了一眼。”颜幼卿在前探路,三人走得极慢,半晌才顺着缝隙走到宽敞处。又行了一阵,空间明显开阔,朦胧间能看见一个颇大的洞穴,足可容纳三五十人。
“稍等一下。”颜幼卿说罢,四处探察起来。随着火柴划响,视野霎时为之一亮。安裕容和尚古之才发觉他点燃了嵌在山壁上的油灯。颜幼卿径直往里走,另两人跟上去,看见洞穴里侧铺了防潮的细沙,沙上是一层樟木板,堆放了木炭、皮毛等基本应急物品,闲置多年而不腐。
颜幼卿铺开几张皮子,再蒙一层衣裳,就是个简易大通铺,且让尚古之歇下。洞内干爽通透,安裕容绕着洞壁走了一圈,没寻到其余缝隙,颇觉纳闷。抬头一看,斜前方岩石上一个豁口,挪了挪站着的位置,果然隐约有气流从头顶吹过。
不由得感叹:“这地方可真不错。”见颜幼卿捡了几块石头垒灶,忙过去帮手,架起吊子煮汤煎药,道,“可惜离水源有点儿远。”
“不远。出去再往后走一段应该就有山泉。今年不旱,山里不会缺水。”
颜幼卿看了一会儿火,道:“我去把骡子往山里头藏一藏,再看看有没有什么吃的,顺便打点水回来。”
安裕容点头:“行,我在这看锅。你自己小心些。”
颜幼卿瞅瞅他:“后边要文火慢熬,添炭的时候千万别太猛。最多半个时辰,否则水就干了。药渣要收好,回头煎二道……”
安裕容也瞅他:“幼卿,我在你心里是这么不可靠的么?”
“你没弄过这个。”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