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郎周郎[三国]_分卷阅读_121(1 / 3)
听外面程普与诸将来了又走,周瑜慢慢弯起唇角,掐灭了地上的灯火。
李睦一觉睡到自然醒,躺在榻上睁开眼时还有些茫然。前几天黄盖火急火燎,程普苦口婆心,两人轮番着地劝她出兵,甚至拍案吹胡子地质问她是否因曹军众多而生出了怯战之心。她只道是这两位精神矍铄的江东老将定要唠叨到她下令出兵为止,还暗自盘算着要不要干脆把这烫手山芋推给周瑜去算了。可想想她每天被吵起来时天还没亮,周瑜忙于军务,不像她还能下午寻隙眯一下补觉。
而孙绍还在长身体的时候,就更不能睡不够了。
按兵不动,她和周瑜都在等一个时机。之前周瑜领骑兵往北地去一趟,在袁绍兵败,袁氏兄弟相争不下的时候,八百精锐给袁绍的小儿子袁买当了几天护卫。如今袁谭背负弑父之名,声名尽毁,而袁尚则在袁术的支持下远逃辽东,只有袁买还藏在河北……
曹操大军南征,后方的兵力自然不足。袁氏四世三公,在中原之地声望极高,纵然袁绍已亡,但河北还有无数想要兴袁的忠义之士,曹操南征,于他们就是最好的机会。
江东军在水上的优势很明显,想要战胜曹操并不困难。但一次两次的小胜对于曹操二十万大军的主力而言根本无关痛痒。但若是这个时候袁氏复兴,曹军的后方必然生乱,曹操想要速战而归,回去扫平河北,就势必要倾力而出,以求速战速决。如此,赤壁的这一场火才能烧得更旺。
难道是河北已经有了动静,曹操准备出击了?
李睦看着帐外明晃晃的天色,揉了揉额角,在榻上毫无形象地伸了个懒腰,打了个滚坐起来。唯有这样,周瑜也开始调军准备迎战了,程普和黄盖这两枚弥坚老姜才能停止叨念她。
不过,若真是这样,怎不闻升帐的号角声?
疑惑着披了外袍,束起头发走到前帐,才掀开帐门,正要问曹军动向,帐外的兵士就躬身禀报道:“周都督天没亮就来了,程黄两位老将军听闻周都督正与乌程侯商议军情,就都回去了。”
“那他人呢?”李睦一愣,下意识转身回头,在帐内扫视一圈。她的军案上,多了一盏燃了大半的油灯。
“周都督也回去了,说明日再来继续商议军情。”
“商议军情?”望着那盏油灯沉吟片刻,李睦顿时明白过来。
用这种办法挡人,也亏他想得出来……
“明日在前帐支一张小榻,就放在军案边上。”状似不在意般地吩咐一声,李睦拂了拂衣摆,微微蹙起的眉心徐徐展开,唇角轻扬,勾出一缕翩然笑意,仿若春风早至。
☆、第一百四十章
袁买河北起兵的消息传到曹营时,曹操脸色铁青,半晌没发一言。大帐之内其他人都被遣了出去,只剩下程昱与荀攸两人,相互交换了个眼色,眉头都紧紧皱起来。
他们担心的都不是袁买这个垂髫小儿,就像江东若是没有李睦和周瑜,他们也同样不会把孙绍放在眼里。
河北多义士,袁绍兵败官渡,数十万大军溃散之下,袁术本欲趁机夺起兵权土地,但就是忌于这些坚定护拥其子即位的忠义之士,方退而为辅,学李睦的样子,扶从子为主,自掌军政之权。但他与李睦相差甚远,僭号在前,一腔野心根本不能瞒人,故而连同由他辅佐的袁尚也失了人心,再加上两人败于曹操手上之后立刻逃往辽东,袁氏一脉纵然还有深厚的底子,却如同一盘散沙。这也是曹操一闻荆州生乱,敢于未平袁氏就南征最主要的原因。
但袁买的出现,无疑就等于是给了这盘散沙一个凝起来的时机。
况且,传来的军报之中,留住河北的军队曾围剿袁氏余党,但几次三番眼看着就要活捉袁买时,突然地下冒火,民居坍塌,阻住前后合围的军队,令袁买得以逃脱。
甚至河北之地已经出现了袁买有天命护佑的传言。
天命护佑?
曹操冷笑一声——左慈的手段来来去去也不过这些而已。
孙策死后,周瑜一招祸水东引,令左慈东躲西藏,原先准备好的天命之论根本就没机会宣诸于口。然而谁也没想到,他竟然躲去了早已没了翻身之机的袁术跟前。又借着袁术的关系,凭借一手童叟皆欺的好把戏,令袁绍之妻刘氏对其深信推崇,从而应下袁术辅佐袁尚子承父业的要求。
但左慈本人却在这一来一回之间,预留下袁买这条后路,袁尚及袁术兵败之后,立刻就随袁买逃出邺城。更在曹军的追捕中大显身手,号称能引天庭惊雷助幼主成就大业,被一众兴袁义士奉若神灵。
然而,无论是曹操,还是荀攸与程昱,都想得更深。袁买趁他们南征时起兵,时机恰是将退不能之际,而昨日荀彧送来的书信中又提到周瑜曾往北地去过之事,难免不让人将河北起兵与江东联系起来。
若真的如此,不论定下这个局面是周瑜还是李睦,此人对局势的预计之精准,目光之长远,都令人心惊。
曹操陈兵北岸,引而不发,一来是要加大二十余万大军兵临城下对江夏水军心理上形成的威压,而另一方面,也是原在北地内陆湖中训练的水军在之前的一战中几乎一击即溃,令他突然意识到长江水战与内陆湖中的操演相差太多,而新降的荆州水军又还没有收编彻底到可以用作主力的地步,这才不惜耗费军粮一再拖着,只望能多等一月,让那些一到了船上就头重脚轻的兵士再多适应一下江上的风浪。
但事到如今,他显然已经拖不起了。 ↑返回顶部↑
李睦一觉睡到自然醒,躺在榻上睁开眼时还有些茫然。前几天黄盖火急火燎,程普苦口婆心,两人轮番着地劝她出兵,甚至拍案吹胡子地质问她是否因曹军众多而生出了怯战之心。她只道是这两位精神矍铄的江东老将定要唠叨到她下令出兵为止,还暗自盘算着要不要干脆把这烫手山芋推给周瑜去算了。可想想她每天被吵起来时天还没亮,周瑜忙于军务,不像她还能下午寻隙眯一下补觉。
而孙绍还在长身体的时候,就更不能睡不够了。
按兵不动,她和周瑜都在等一个时机。之前周瑜领骑兵往北地去一趟,在袁绍兵败,袁氏兄弟相争不下的时候,八百精锐给袁绍的小儿子袁买当了几天护卫。如今袁谭背负弑父之名,声名尽毁,而袁尚则在袁术的支持下远逃辽东,只有袁买还藏在河北……
曹操大军南征,后方的兵力自然不足。袁氏四世三公,在中原之地声望极高,纵然袁绍已亡,但河北还有无数想要兴袁的忠义之士,曹操南征,于他们就是最好的机会。
江东军在水上的优势很明显,想要战胜曹操并不困难。但一次两次的小胜对于曹操二十万大军的主力而言根本无关痛痒。但若是这个时候袁氏复兴,曹军的后方必然生乱,曹操想要速战而归,回去扫平河北,就势必要倾力而出,以求速战速决。如此,赤壁的这一场火才能烧得更旺。
难道是河北已经有了动静,曹操准备出击了?
李睦看着帐外明晃晃的天色,揉了揉额角,在榻上毫无形象地伸了个懒腰,打了个滚坐起来。唯有这样,周瑜也开始调军准备迎战了,程普和黄盖这两枚弥坚老姜才能停止叨念她。
不过,若真是这样,怎不闻升帐的号角声?
疑惑着披了外袍,束起头发走到前帐,才掀开帐门,正要问曹军动向,帐外的兵士就躬身禀报道:“周都督天没亮就来了,程黄两位老将军听闻周都督正与乌程侯商议军情,就都回去了。”
“那他人呢?”李睦一愣,下意识转身回头,在帐内扫视一圈。她的军案上,多了一盏燃了大半的油灯。
“周都督也回去了,说明日再来继续商议军情。”
“商议军情?”望着那盏油灯沉吟片刻,李睦顿时明白过来。
用这种办法挡人,也亏他想得出来……
“明日在前帐支一张小榻,就放在军案边上。”状似不在意般地吩咐一声,李睦拂了拂衣摆,微微蹙起的眉心徐徐展开,唇角轻扬,勾出一缕翩然笑意,仿若春风早至。
☆、第一百四十章
袁买河北起兵的消息传到曹营时,曹操脸色铁青,半晌没发一言。大帐之内其他人都被遣了出去,只剩下程昱与荀攸两人,相互交换了个眼色,眉头都紧紧皱起来。
他们担心的都不是袁买这个垂髫小儿,就像江东若是没有李睦和周瑜,他们也同样不会把孙绍放在眼里。
河北多义士,袁绍兵败官渡,数十万大军溃散之下,袁术本欲趁机夺起兵权土地,但就是忌于这些坚定护拥其子即位的忠义之士,方退而为辅,学李睦的样子,扶从子为主,自掌军政之权。但他与李睦相差甚远,僭号在前,一腔野心根本不能瞒人,故而连同由他辅佐的袁尚也失了人心,再加上两人败于曹操手上之后立刻逃往辽东,袁氏一脉纵然还有深厚的底子,却如同一盘散沙。这也是曹操一闻荆州生乱,敢于未平袁氏就南征最主要的原因。
但袁买的出现,无疑就等于是给了这盘散沙一个凝起来的时机。
况且,传来的军报之中,留住河北的军队曾围剿袁氏余党,但几次三番眼看着就要活捉袁买时,突然地下冒火,民居坍塌,阻住前后合围的军队,令袁买得以逃脱。
甚至河北之地已经出现了袁买有天命护佑的传言。
天命护佑?
曹操冷笑一声——左慈的手段来来去去也不过这些而已。
孙策死后,周瑜一招祸水东引,令左慈东躲西藏,原先准备好的天命之论根本就没机会宣诸于口。然而谁也没想到,他竟然躲去了早已没了翻身之机的袁术跟前。又借着袁术的关系,凭借一手童叟皆欺的好把戏,令袁绍之妻刘氏对其深信推崇,从而应下袁术辅佐袁尚子承父业的要求。
但左慈本人却在这一来一回之间,预留下袁买这条后路,袁尚及袁术兵败之后,立刻就随袁买逃出邺城。更在曹军的追捕中大显身手,号称能引天庭惊雷助幼主成就大业,被一众兴袁义士奉若神灵。
然而,无论是曹操,还是荀攸与程昱,都想得更深。袁买趁他们南征时起兵,时机恰是将退不能之际,而昨日荀彧送来的书信中又提到周瑜曾往北地去过之事,难免不让人将河北起兵与江东联系起来。
若真的如此,不论定下这个局面是周瑜还是李睦,此人对局势的预计之精准,目光之长远,都令人心惊。
曹操陈兵北岸,引而不发,一来是要加大二十余万大军兵临城下对江夏水军心理上形成的威压,而另一方面,也是原在北地内陆湖中训练的水军在之前的一战中几乎一击即溃,令他突然意识到长江水战与内陆湖中的操演相差太多,而新降的荆州水军又还没有收编彻底到可以用作主力的地步,这才不惜耗费军粮一再拖着,只望能多等一月,让那些一到了船上就头重脚轻的兵士再多适应一下江上的风浪。
但事到如今,他显然已经拖不起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