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2 / 4)
王珣是王羲之的侄儿。
《伯远帖》作为与《快雪时晴帖》、《中秋帖》并肩的宝物,最让人称道的,就是它本身是唯一传世的晋朝真迹。
是正儿八经的晋朝文物。
有了这个钩子在,其他也顾不得讨论其他了。
俞董对陶瓷、花瓶、摆件儿有兴趣,对这文人的书法和画都兴致缺,伸手端了温水喝了一口,拿起桌上的画册看。
与他同样不感兴趣的,还有坐在一旁的岑诀。
岑诀跟着俞董来,原本是想找找未来潜在的投资人,但现在看来怕不是时候。
他无聊地坐在一旁,见桌子上有工作人员留下的笔墨,拿起来随手划拉。
《伯远帖》的内容是什么来着?
岑诀看了一眼放在桌子上的图册,随便写:珣顿首,伯远胜业情期……
由于魏晋朝时期文人写字用的是硬毫小笔,蘸墨少,需要时不时添墨,加上笔的触感硬,比划横竖弯折都有力,岑诀写了几笔,觉得不满意,就搁笔不写了。
就在他没事干写写画画时,拍卖会正式开始了。
一旁有人专门讲,看起来像是俞总的朋友们请来的专家。
“听说是个大学教授,在某个大博物馆兼职,研究方向就是书画方面。”
这位专家果然靠谱,《伯远帖》展出来时,第一眼就定了性:“我不太看好这件。”
不看好,就是大概率是赝品的意思。
专家都说不行了,在座的当然不会买这个账,说了几声“可惜”,准备参加接下来的内行人交流会。
俞董看完了整个拍卖会,趁机买了两个花瓶,心情颇好,见岑诀从头到尾划水,不由得道:
“你这小子明明懂点东西,怎么一句话都不说?”
拍卖会结束了,其他人有了兴头,听闻这话,不由得好奇地问原因。
俞董讲了岑诀给他收拾老旧藏品的事。
“那些都是十多年前买的东西了,这小子一个个给我收拾好,摆在柜子上。”
“那些个假的东西都放的高,唯独一件他没动,妥善地给我放在地上。”
其他人好奇了:“怎么了,难道还真是真品不成?”
俞董说:“不是真品,但也差不离。”
“什么意思?”
“那件黄花梨的盒子,里面装的鎏金佛是仿的,但是那盒子,还真是个好物件儿。”
见其他人瞪着眼,俞董笑着说:“明清时候的,卖的人不懂,把真货拿来装假货!”
好家伙。
明清时期的盒子,价值加起来恐怕比一屋子假货的价值还高。 ↑返回顶部↑
《伯远帖》作为与《快雪时晴帖》、《中秋帖》并肩的宝物,最让人称道的,就是它本身是唯一传世的晋朝真迹。
是正儿八经的晋朝文物。
有了这个钩子在,其他也顾不得讨论其他了。
俞董对陶瓷、花瓶、摆件儿有兴趣,对这文人的书法和画都兴致缺,伸手端了温水喝了一口,拿起桌上的画册看。
与他同样不感兴趣的,还有坐在一旁的岑诀。
岑诀跟着俞董来,原本是想找找未来潜在的投资人,但现在看来怕不是时候。
他无聊地坐在一旁,见桌子上有工作人员留下的笔墨,拿起来随手划拉。
《伯远帖》的内容是什么来着?
岑诀看了一眼放在桌子上的图册,随便写:珣顿首,伯远胜业情期……
由于魏晋朝时期文人写字用的是硬毫小笔,蘸墨少,需要时不时添墨,加上笔的触感硬,比划横竖弯折都有力,岑诀写了几笔,觉得不满意,就搁笔不写了。
就在他没事干写写画画时,拍卖会正式开始了。
一旁有人专门讲,看起来像是俞总的朋友们请来的专家。
“听说是个大学教授,在某个大博物馆兼职,研究方向就是书画方面。”
这位专家果然靠谱,《伯远帖》展出来时,第一眼就定了性:“我不太看好这件。”
不看好,就是大概率是赝品的意思。
专家都说不行了,在座的当然不会买这个账,说了几声“可惜”,准备参加接下来的内行人交流会。
俞董看完了整个拍卖会,趁机买了两个花瓶,心情颇好,见岑诀从头到尾划水,不由得道:
“你这小子明明懂点东西,怎么一句话都不说?”
拍卖会结束了,其他人有了兴头,听闻这话,不由得好奇地问原因。
俞董讲了岑诀给他收拾老旧藏品的事。
“那些都是十多年前买的东西了,这小子一个个给我收拾好,摆在柜子上。”
“那些个假的东西都放的高,唯独一件他没动,妥善地给我放在地上。”
其他人好奇了:“怎么了,难道还真是真品不成?”
俞董说:“不是真品,但也差不离。”
“什么意思?”
“那件黄花梨的盒子,里面装的鎏金佛是仿的,但是那盒子,还真是个好物件儿。”
见其他人瞪着眼,俞董笑着说:“明清时候的,卖的人不懂,把真货拿来装假货!”
好家伙。
明清时期的盒子,价值加起来恐怕比一屋子假货的价值还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