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运宝珠[清]_分卷阅读_230(1 / 2)
八月间好!额娘是八月间生的,他也是!
哪怕从三月间一路晴过来,这年夏天也不算太热,到六月尾,天上还降下一场暴雨,这场雨又解掉几分暑气,也就眨眼之间,天气凉爽了。
也就是这次降温,让太后本来还凑合的身体彻底垮了下来,哪怕嬷嬷伺候得再尽心,她还是染上风寒,当晚就烧起来,立刻请太医折腾了一夜也不见好,第二天情况越发严重。
这天皇帝难得停了早朝,他看情况不好就要使梁九功亲自去铁狮子胡同将老九福晋请来。
照康熙所想,她来了一准能好,前次不就是这样,她进宫来看过皇额娘就好多了?
皇帝正在吩咐,就被烧得迷迷糊糊的太后打断了。
“皇帝啊……”
“哀家有几句话同你说,让他们退下。”
这时候太后连说话都很吃力了,她还挣扎着要坐起来,康熙吓了一跳,顾不得让梁九功跑腿,果真把人打发去外殿。
太后让皇帝扶着靠坐起来,她缓了好大一口气才说:“太皇太后走的时候,我悲痛万分,恨不得跟着一道去,如今这个愿望终于要成真了。哀家知道自己的身体,早几天晚几天也就是这样,拖着反而受罪,不若走了干净,皇帝你莫要伤怀。”
康熙又要找人去瑞郡王府,他让太后撑住,说富察氏来了就没问题,她来了一定没问题。
太后能不知道宝珠福气大?
她知道。
她不愿意借这个福气,怕为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用得太多,真要老天爷帮忙的时候就不好使了。
老天爷疼你是一回事,你总不能事事都依赖它。
这么想着,太后更是死死抓住康熙的手。
“胤禟福晋要生了,别惊扰她。”
“就当哀家求你,我们母子四十多年,不是亲生胜似亲生。”
“玄烨,你答应我,让我痛痛快快去见先皇,去见太皇太后。”
第159章 嘱托
康熙四十一年夏, 仁宪皇太后薨逝, 享年六十二。
京师所有寺庙宫观纷纷鸣钟, 皇帝发下圣旨,国丧三月,禁宴乐婚嫁, 举国同哀, 黎明共悲。按规矩皇帝该为嫡母守孝三年, 不过君主守丧从来是以日代月,算来就是二十七天。
康熙哪止悲痛二十七天?他三个月时间也没缓过来, 翻过这年才稍稍好些。
这是后话,就说眼下,从太后殡天起算, 之后这一个月康熙没回过寝宫, 前朝事全交托给太子,他专心哀思嫡母。有几次小太监求到翊坤宫去, 说皇上不顾惜龙体,不吃不喝彻夜诵读经文,皇贵妃过去看了, 一过去就听康熙说起从前的事。
“额娘走得太早, 统共只做了一年太后, 几乎没享过什么福,故而早年间,朕心有不平,与嫡母之间亲情十分寡淡。直至十数年前, 太皇太后薨逝,母亲悲痛欲绝,不吃不喝彻夜在梓宫前跪守,任谁去劝也不起身,她那时身子骨十分羸弱,看朕食不下咽还反过来关心朕这个并非己出的儿子,朕满心惭愧,这才同母亲修复关系。”
“过去这四十年,母亲从不逾矩从不让朕难做,反倒是朕……只享受母亲的关心,当真不孝。”
皇贵妃听着也是满心酸楚,比起给整个后宫留下深刻印象的太皇太后,仁宪皇太后的气性不能更好。她尤其清心寡欲,除非实在看不过眼,平素从不插手宫务,也不干预朝政。
她看你顺眼还会提点两句,看你不顺眼也就是免了请安,让你没事别过来。
以皇太后之尊,这样的做派可说相当温和。
想起往事,皇贵妃也满心惆怅,要她说,就太后那样的性子,怎么看都是长寿之相,也就是让科尔沁人坑了,遇上图门宝音这个劫难。 ↑返回顶部↑
哪怕从三月间一路晴过来,这年夏天也不算太热,到六月尾,天上还降下一场暴雨,这场雨又解掉几分暑气,也就眨眼之间,天气凉爽了。
也就是这次降温,让太后本来还凑合的身体彻底垮了下来,哪怕嬷嬷伺候得再尽心,她还是染上风寒,当晚就烧起来,立刻请太医折腾了一夜也不见好,第二天情况越发严重。
这天皇帝难得停了早朝,他看情况不好就要使梁九功亲自去铁狮子胡同将老九福晋请来。
照康熙所想,她来了一准能好,前次不就是这样,她进宫来看过皇额娘就好多了?
皇帝正在吩咐,就被烧得迷迷糊糊的太后打断了。
“皇帝啊……”
“哀家有几句话同你说,让他们退下。”
这时候太后连说话都很吃力了,她还挣扎着要坐起来,康熙吓了一跳,顾不得让梁九功跑腿,果真把人打发去外殿。
太后让皇帝扶着靠坐起来,她缓了好大一口气才说:“太皇太后走的时候,我悲痛万分,恨不得跟着一道去,如今这个愿望终于要成真了。哀家知道自己的身体,早几天晚几天也就是这样,拖着反而受罪,不若走了干净,皇帝你莫要伤怀。”
康熙又要找人去瑞郡王府,他让太后撑住,说富察氏来了就没问题,她来了一定没问题。
太后能不知道宝珠福气大?
她知道。
她不愿意借这个福气,怕为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用得太多,真要老天爷帮忙的时候就不好使了。
老天爷疼你是一回事,你总不能事事都依赖它。
这么想着,太后更是死死抓住康熙的手。
“胤禟福晋要生了,别惊扰她。”
“就当哀家求你,我们母子四十多年,不是亲生胜似亲生。”
“玄烨,你答应我,让我痛痛快快去见先皇,去见太皇太后。”
第159章 嘱托
康熙四十一年夏, 仁宪皇太后薨逝, 享年六十二。
京师所有寺庙宫观纷纷鸣钟, 皇帝发下圣旨,国丧三月,禁宴乐婚嫁, 举国同哀, 黎明共悲。按规矩皇帝该为嫡母守孝三年, 不过君主守丧从来是以日代月,算来就是二十七天。
康熙哪止悲痛二十七天?他三个月时间也没缓过来, 翻过这年才稍稍好些。
这是后话,就说眼下,从太后殡天起算, 之后这一个月康熙没回过寝宫, 前朝事全交托给太子,他专心哀思嫡母。有几次小太监求到翊坤宫去, 说皇上不顾惜龙体,不吃不喝彻夜诵读经文,皇贵妃过去看了, 一过去就听康熙说起从前的事。
“额娘走得太早, 统共只做了一年太后, 几乎没享过什么福,故而早年间,朕心有不平,与嫡母之间亲情十分寡淡。直至十数年前, 太皇太后薨逝,母亲悲痛欲绝,不吃不喝彻夜在梓宫前跪守,任谁去劝也不起身,她那时身子骨十分羸弱,看朕食不下咽还反过来关心朕这个并非己出的儿子,朕满心惭愧,这才同母亲修复关系。”
“过去这四十年,母亲从不逾矩从不让朕难做,反倒是朕……只享受母亲的关心,当真不孝。”
皇贵妃听着也是满心酸楚,比起给整个后宫留下深刻印象的太皇太后,仁宪皇太后的气性不能更好。她尤其清心寡欲,除非实在看不过眼,平素从不插手宫务,也不干预朝政。
她看你顺眼还会提点两句,看你不顺眼也就是免了请安,让你没事别过来。
以皇太后之尊,这样的做派可说相当温和。
想起往事,皇贵妃也满心惆怅,要她说,就太后那样的性子,怎么看都是长寿之相,也就是让科尔沁人坑了,遇上图门宝音这个劫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