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年代白眼狼_分卷阅读_225(1 / 2)
“港城?”
乔应年目瞪口呆,实在想不明白自家阿哥脑袋里这想一出是一出的,到底是怎么个盘算法?
说起港城,不知为什么,他心里似乎也有点隐隐的感觉,不知是心悸还是曾经梦到过。
“对,去港城!”
港城如今还没回归祖国,那里完全是资本主义的金钱天下,和大陆这边的生活水平相差许多,前些年港城附近的省市有好多游海逃港,为的就是想去资本主义世界赚大钱。这两年国家改革开放,经济也渐渐上来了,逃港的人潮才渐渐减少许多。港城这边也已经停止了“抵垒”就给身份的政策,对偷渡者一般捉到就是遣返。
曹富贵想去港城倒真不是他心血来潮,对他来说,除了家乡林坎,港城这地方他不要太熟悉噢,京城都不如港城熟悉。原因无它,谁让梦里的“乔应年”当年和逃犯一道潜逃,就是偷渡去了港城,一混十几年,还混成了港城的地下大佬之一。
对曹富贵来说,港城几乎就是他“梦中”的第二家乡。而港城如今是金钱开道,只要你有钱,什么身份,什么投机倒把都根本不是问题的问题。
更何况,梦中的港城,如今有两个相当让人垂涎的机会。
去港城,既能躲避XX铁拳的无差别打击,又能寻机大捞一把,傻子才不去啊!
“机会?”
乔应年看看富贵哥,对阿哥有时候冒出来的奇言怪语也适应了。虽说阿哥没正经上过高中大学,可他对经济的触觉比自己更是灵敏,阿哥有一双能洞穿未来迷雾的神奇双眼。
曹富贵吸了吸口水,嘿嘿嘿地笑了起来。
这些年他赚了大钱,也花了大钱,好多的投资都是在房地产方面,尤其是京城和沪市。既然做了这块投资,又怎么能不关注港城这个爆炒房地产的牌头兵?何况“梦里”乔应年看的港城报纸,上头的消息不是股市就是房市,再不然就是马经,想让他不关注港城的楼价都不行啊!
今年,正是港城房产从巅峰暴跌的开始,直至85年才渐渐回暖,然后一波更比一波高,此时不趁机抄底更待何时?!
第132章赴港
第二个大好机会富贵吃不太准,但是从“梦中”报纸和市面上的反应,以及今后十数年人们津津乐道当时的凶险和机遇来看,如果能对这件事有所准备,跟着大庄家啃上几口,哪怕是喝点汤都是油花直冒。
“梦中”当时乔应年对这个消息十分关注,甚至入场也抄了几把,以至对“经济”理论十窍通了九窍的富贵哥,也能说出只鳞片爪的道道来。
这个好机会,事实上是老美牵头一帮发达国家给小日本挖的坑,“埋葬”了日本经济十几年,坟碑上刻着四个大字——广场协议。
半懂不懂的富贵哥看着“梦里”报纸上惊心动魄的各种报道,慢慢拼凑起来,稍稍理出了一点这个对日大坑的脉络。
简而言之,作为一个二战战败国、老美的小弟,日本在七八十年代经济急速恢复发展,自我意识太过膨胀,老美一挥手,拉了德法英与日本一道签下了广场协议,干预外汇市场,大幅贬值美元,升值日元。
一群资本大鳄张着血盘大口,挥舞着刀叉用美金换日元,爆火猛炒,炒得日本楼市、股市急剧涌入天文数字级的资金,把日本人架在了火山口烧烤。等到八分熟要爆炸了,炒家们脱手获利的日元资产,又借入大量日元换回美金,反手一个做空,日本的经济泡沫从房地产开始被戳破,房市股市崩溃,此时炒家们将短期大幅贬值的日元还给日本银行,顺手抄底日本房产、工厂,再借日元升值反复回锅炒日元……
日本瞬间被吸血吸得□□,按在地上摩擦摩擦,从此一蹶不振,只能躺地卖萌做个大佬身下的乖宝宝。
什么日经指数、股市、期货、金融战……这些听起来就高大上的玩意,曹富贵半点不通,更加没在国内见识过,他所倚仗的不过就是“梦中”报纸上夸张又惨烈的各种报道消息和臆猜,更何况那个听起来很坑的“广场协议”是在85年9月签的,离着现在还有两三年的时间,所以说这块肉虽然肥得流油喷喷香,可是还远远挂在枝头,闻得到尝不到。
曹富贵更不懂怎么操作金融工具,怎么才能跟着庄家混口汤水喝。
不过好在自家不懂,有人懂。
小乔念了四年经济那是白念的吗?经济、金融差也差不多,就算不是一家子系科,以小乔的聪明能干,先在港城股市试试水,再有他提点几个关键的时间节点,就算赚不了大钱,弄点小油水还是没什么问题的。
更何况,富贵哥的“梦”一向是接触到实地,或是有什么相关触动才会频繁、清晰地出现,就算他现在还对那什么协议迷糊,到了“梦中”瘸鬼大佬生活了十几二十年的港城,说不定就梦入神机,利好一个接一个呢?
“广场协议”还是个没影的事,日本对美元的汇率波动也不大,还徘徊在250日元兑1美元左右,但是日经指数却已经开始文火慢炖,陡峭上升了。
曹富贵一向懂得把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来做,就算自家小乔不是什么金融专业,专业炒家,总比他能分析其中的道理。他把自己所能记得到的有关日经指数和日后日元有可能的走势细细向小乔说出,听得原本对富贵哥错漏百出的非专业用语还觉着有些好笑的乔应年,越听越惊,竖起耳朵把富贵哥说的零零碎碎一一记下。
乔应年用了一周时间,把这些珍贵的信息资料一一与经济期刊、国外报纸信息上的当前资料对比,又就日本经济的问题请教了院校里几位相关的专家学者——没办法,在没有电脑检索的年代,查一点国际资料简直要费老牛鼻子的劲了,要不是北平大学这个国家超一流的院校,还未必能收集得到相对及时而准确的国际经济资料。 ↑返回顶部↑
乔应年目瞪口呆,实在想不明白自家阿哥脑袋里这想一出是一出的,到底是怎么个盘算法?
说起港城,不知为什么,他心里似乎也有点隐隐的感觉,不知是心悸还是曾经梦到过。
“对,去港城!”
港城如今还没回归祖国,那里完全是资本主义的金钱天下,和大陆这边的生活水平相差许多,前些年港城附近的省市有好多游海逃港,为的就是想去资本主义世界赚大钱。这两年国家改革开放,经济也渐渐上来了,逃港的人潮才渐渐减少许多。港城这边也已经停止了“抵垒”就给身份的政策,对偷渡者一般捉到就是遣返。
曹富贵想去港城倒真不是他心血来潮,对他来说,除了家乡林坎,港城这地方他不要太熟悉噢,京城都不如港城熟悉。原因无它,谁让梦里的“乔应年”当年和逃犯一道潜逃,就是偷渡去了港城,一混十几年,还混成了港城的地下大佬之一。
对曹富贵来说,港城几乎就是他“梦中”的第二家乡。而港城如今是金钱开道,只要你有钱,什么身份,什么投机倒把都根本不是问题的问题。
更何况,梦中的港城,如今有两个相当让人垂涎的机会。
去港城,既能躲避XX铁拳的无差别打击,又能寻机大捞一把,傻子才不去啊!
“机会?”
乔应年看看富贵哥,对阿哥有时候冒出来的奇言怪语也适应了。虽说阿哥没正经上过高中大学,可他对经济的触觉比自己更是灵敏,阿哥有一双能洞穿未来迷雾的神奇双眼。
曹富贵吸了吸口水,嘿嘿嘿地笑了起来。
这些年他赚了大钱,也花了大钱,好多的投资都是在房地产方面,尤其是京城和沪市。既然做了这块投资,又怎么能不关注港城这个爆炒房地产的牌头兵?何况“梦里”乔应年看的港城报纸,上头的消息不是股市就是房市,再不然就是马经,想让他不关注港城的楼价都不行啊!
今年,正是港城房产从巅峰暴跌的开始,直至85年才渐渐回暖,然后一波更比一波高,此时不趁机抄底更待何时?!
第132章赴港
第二个大好机会富贵吃不太准,但是从“梦中”报纸和市面上的反应,以及今后十数年人们津津乐道当时的凶险和机遇来看,如果能对这件事有所准备,跟着大庄家啃上几口,哪怕是喝点汤都是油花直冒。
“梦中”当时乔应年对这个消息十分关注,甚至入场也抄了几把,以至对“经济”理论十窍通了九窍的富贵哥,也能说出只鳞片爪的道道来。
这个好机会,事实上是老美牵头一帮发达国家给小日本挖的坑,“埋葬”了日本经济十几年,坟碑上刻着四个大字——广场协议。
半懂不懂的富贵哥看着“梦里”报纸上惊心动魄的各种报道,慢慢拼凑起来,稍稍理出了一点这个对日大坑的脉络。
简而言之,作为一个二战战败国、老美的小弟,日本在七八十年代经济急速恢复发展,自我意识太过膨胀,老美一挥手,拉了德法英与日本一道签下了广场协议,干预外汇市场,大幅贬值美元,升值日元。
一群资本大鳄张着血盘大口,挥舞着刀叉用美金换日元,爆火猛炒,炒得日本楼市、股市急剧涌入天文数字级的资金,把日本人架在了火山口烧烤。等到八分熟要爆炸了,炒家们脱手获利的日元资产,又借入大量日元换回美金,反手一个做空,日本的经济泡沫从房地产开始被戳破,房市股市崩溃,此时炒家们将短期大幅贬值的日元还给日本银行,顺手抄底日本房产、工厂,再借日元升值反复回锅炒日元……
日本瞬间被吸血吸得□□,按在地上摩擦摩擦,从此一蹶不振,只能躺地卖萌做个大佬身下的乖宝宝。
什么日经指数、股市、期货、金融战……这些听起来就高大上的玩意,曹富贵半点不通,更加没在国内见识过,他所倚仗的不过就是“梦中”报纸上夸张又惨烈的各种报道消息和臆猜,更何况那个听起来很坑的“广场协议”是在85年9月签的,离着现在还有两三年的时间,所以说这块肉虽然肥得流油喷喷香,可是还远远挂在枝头,闻得到尝不到。
曹富贵更不懂怎么操作金融工具,怎么才能跟着庄家混口汤水喝。
不过好在自家不懂,有人懂。
小乔念了四年经济那是白念的吗?经济、金融差也差不多,就算不是一家子系科,以小乔的聪明能干,先在港城股市试试水,再有他提点几个关键的时间节点,就算赚不了大钱,弄点小油水还是没什么问题的。
更何况,富贵哥的“梦”一向是接触到实地,或是有什么相关触动才会频繁、清晰地出现,就算他现在还对那什么协议迷糊,到了“梦中”瘸鬼大佬生活了十几二十年的港城,说不定就梦入神机,利好一个接一个呢?
“广场协议”还是个没影的事,日本对美元的汇率波动也不大,还徘徊在250日元兑1美元左右,但是日经指数却已经开始文火慢炖,陡峭上升了。
曹富贵一向懂得把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来做,就算自家小乔不是什么金融专业,专业炒家,总比他能分析其中的道理。他把自己所能记得到的有关日经指数和日后日元有可能的走势细细向小乔说出,听得原本对富贵哥错漏百出的非专业用语还觉着有些好笑的乔应年,越听越惊,竖起耳朵把富贵哥说的零零碎碎一一记下。
乔应年用了一周时间,把这些珍贵的信息资料一一与经济期刊、国外报纸信息上的当前资料对比,又就日本经济的问题请教了院校里几位相关的专家学者——没办法,在没有电脑检索的年代,查一点国际资料简直要费老牛鼻子的劲了,要不是北平大学这个国家超一流的院校,还未必能收集得到相对及时而准确的国际经济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