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科学渣的古代种田生活_分卷阅读_81(3 / 4)
事后清点财产, 所有金银珠宝加起来足足有十万两银之多,这还是保守估计。哪怕荀飞光拿出五成犒赏手下兵丁, 也仍有五成进荀飞光的私库。
犒赏兵丁的五成中,韶信、荀九、百里宜每人各占半成, 另外三千多清凌卫平分三成半, 最终分到普通兵丁手上有近十两。这么一分,清凌卫中人人都想过年一样, 极为欢喜。
这年头, 层层拼搏成为廪膳生的秀才一年到头也就拿六两廪银。许多农人在地头面朝黄土背朝天,累死累活干一年, 也赚不出十两来。
在大燕, 唯有清凌卫中,一名普通兵丁方能在一次战斗分到十两银钱。若是放在其他军中, 哪怕上头有赏银赏下来, 层层盘剥之下,最终能到普通兵丁手上的也就两三成。
清凌卫待遇好,军纪严明,能打胜仗,伤亡极小,故凝聚力一直极强。人心都由肉长, 对比其他地方军与私军,清凌卫别提多好。久而久之,清凌卫将士从上到下,对荀飞光都发自内心地崇敬。
清凌卫拿到银钱的消息渐渐传出去,过来开荒的青壮农人听到消息,越发心底痒痒,明里暗里打听清凌卫是否招人,就算不能成为正式的兵丁,成为辅兵也好,待遇这么好的军队可从来没有。
沈歌将消息传出去,言明清凌卫不招壮丁,不过众将士少有成婚者,若有女娘愿嫁进来,上头还会帮忙建房。
消息一扩散,不少人蠢蠢欲动,清凌卫的兵丁都是正当年的健壮男儿,大多数清凌卫身材高大而面目周正,手里还有银钱,再受欢迎不过。
那等不爱护女儿的家庭,恨不得当即便把家中女娘嫁进来,好好收一番彩礼。
爱护女儿的家庭则担忧女儿生下的外孙是否也要参军,清凌卫要打的仗多不多,女婿是否有丧命之忧。嫁女儿总要为女儿好,总不能让女儿嫁人却随时都要准备守寡。
沈歌感觉到这股风气后并未着急,反而吩咐下面暂时不必准备将士的婚事,让百里宜与荀九的手下将消息扩散开来,最好扩散到南关城以外,多扩几个府也行。
清凌卫中都是大好男儿,长州县与飞羽县太小,出色的女娘也少,沈歌虽想帮底下将士尽早成家,但也并非来者不拒。
婚事乃双方相互挑选,女娘们可挑清凌卫将士,清凌卫将士也要挑女娘方成。
至于广大女娘担忧的清凌卫下一代是否要入清凌卫,沈歌将清凌卫的收入待遇放出去,又放出每年想报名加入清凌卫的人数与清凌卫真正招收的人数,用事实表明清凌卫不需强求。
清凌卫待遇好伤亡小,每年想入清凌卫之人不计其数,纵使清凌卫的后代想加入都得经历层层考核,绝不可能直接强硬要求下一代参军。
清凌卫的兵丁条件一直不错,不过他们南来北往地跑,一直未安定下来,荀飞光等人一时又未考虑帮底下将士成家的问题,故大伙儿成婚的少。若真论起来,清凌卫的兵丁但凡想成亲,媒婆那都有一大堆好女娘介绍,压根不必愁。
这半年多以来,沈歌与清凌卫联系越来越紧密,渐渐地,整个清凌卫的后勤都归沈歌管。在沈歌管理之下,众将士的日子越发好过,吃穿住行都比以往上了个台阶,将士心中的感激越发强烈,恨不得肝脑涂地以报荀飞光与沈歌之恩。
这次端下洋夷的老巢,一大笔银钱进账,沈歌又重新规划一番,打算再次扩建营地。
别的不提,近十年内,清凌卫应当都会住在此地,因此建起一个个小家十分重要。
沈歌打算建两种营房。
一种为集体营房,一屋睡十名兵丁,床铺分开,配置箱柜桌椅,让每人都有自个的小空间,尽量住得舒适一些。这种营房为清凌卫官方营房,一切都由清凌卫付账。这十名兵丁中,有一名班长,而十个班即一百人中有一个百夫长。这样比较能形成一种纪律严明而又亲密的关系。
单身汉住集体营房,成家的将士则住另一头。
沈歌打算另外一边建造排屋,也是十名兵丁住一排,每家配置三间房一间厅一间厨房及一间冲凉房。这种住房虽统一建造,造价则为清凌卫出一半,将士出一半。将士可将家人迁入其中,正好这边人少地多,可顺便开荒。税收按照大燕规矩,直接交入清凌卫当中。
清凌卫的兵丁大多都是荀家收养的孤儿,其中孤儿比例高达八成,对荀飞光忠心耿耿,若他们有下一代,下一代在清凌卫中长大,忠心自不必提。
当然,不愿在这安家的将士沈歌也不会勉强,待他们到四十岁,拿上粮饷赏银,高高兴兴归乡便是。
沈歌做好规划,砖厂那头的规模自然需要扩大,更多将士被抽调过去,找土造窑烧砖。
烧砖极苦,开荒也苦,但所有将士无一句怨言,大伙都心中都充满期盼,期待早日过上沈歌规划的日子。
荀飞光将沈歌做的事看在眼里,沈歌的规划图中已有良田,有护营河,有大规模的营房,若规模再大一些,连一座小城也算得上。
荀飞光从后头抱着他,将脑袋搁在他肩上,带着笑意问:“小相公打算在这久居?”
“有何不可?”沈歌拖着这个大累赘走到从洋夷那头收缴过来的舆图面前,将地图指给他看,“荀哥你瞧,这是大燕,格格大陆在这,也许更远一些的海外还有其他大陆。洋夷现今有大船,有司南仪,还有火器等,他们野心勃勃,流窜至各处发财。” ↑返回顶部↑
犒赏兵丁的五成中,韶信、荀九、百里宜每人各占半成, 另外三千多清凌卫平分三成半, 最终分到普通兵丁手上有近十两。这么一分,清凌卫中人人都想过年一样, 极为欢喜。
这年头, 层层拼搏成为廪膳生的秀才一年到头也就拿六两廪银。许多农人在地头面朝黄土背朝天,累死累活干一年, 也赚不出十两来。
在大燕, 唯有清凌卫中,一名普通兵丁方能在一次战斗分到十两银钱。若是放在其他军中, 哪怕上头有赏银赏下来, 层层盘剥之下,最终能到普通兵丁手上的也就两三成。
清凌卫待遇好,军纪严明,能打胜仗,伤亡极小,故凝聚力一直极强。人心都由肉长, 对比其他地方军与私军,清凌卫别提多好。久而久之,清凌卫将士从上到下,对荀飞光都发自内心地崇敬。
清凌卫拿到银钱的消息渐渐传出去,过来开荒的青壮农人听到消息,越发心底痒痒,明里暗里打听清凌卫是否招人,就算不能成为正式的兵丁,成为辅兵也好,待遇这么好的军队可从来没有。
沈歌将消息传出去,言明清凌卫不招壮丁,不过众将士少有成婚者,若有女娘愿嫁进来,上头还会帮忙建房。
消息一扩散,不少人蠢蠢欲动,清凌卫的兵丁都是正当年的健壮男儿,大多数清凌卫身材高大而面目周正,手里还有银钱,再受欢迎不过。
那等不爱护女儿的家庭,恨不得当即便把家中女娘嫁进来,好好收一番彩礼。
爱护女儿的家庭则担忧女儿生下的外孙是否也要参军,清凌卫要打的仗多不多,女婿是否有丧命之忧。嫁女儿总要为女儿好,总不能让女儿嫁人却随时都要准备守寡。
沈歌感觉到这股风气后并未着急,反而吩咐下面暂时不必准备将士的婚事,让百里宜与荀九的手下将消息扩散开来,最好扩散到南关城以外,多扩几个府也行。
清凌卫中都是大好男儿,长州县与飞羽县太小,出色的女娘也少,沈歌虽想帮底下将士尽早成家,但也并非来者不拒。
婚事乃双方相互挑选,女娘们可挑清凌卫将士,清凌卫将士也要挑女娘方成。
至于广大女娘担忧的清凌卫下一代是否要入清凌卫,沈歌将清凌卫的收入待遇放出去,又放出每年想报名加入清凌卫的人数与清凌卫真正招收的人数,用事实表明清凌卫不需强求。
清凌卫待遇好伤亡小,每年想入清凌卫之人不计其数,纵使清凌卫的后代想加入都得经历层层考核,绝不可能直接强硬要求下一代参军。
清凌卫的兵丁条件一直不错,不过他们南来北往地跑,一直未安定下来,荀飞光等人一时又未考虑帮底下将士成家的问题,故大伙儿成婚的少。若真论起来,清凌卫的兵丁但凡想成亲,媒婆那都有一大堆好女娘介绍,压根不必愁。
这半年多以来,沈歌与清凌卫联系越来越紧密,渐渐地,整个清凌卫的后勤都归沈歌管。在沈歌管理之下,众将士的日子越发好过,吃穿住行都比以往上了个台阶,将士心中的感激越发强烈,恨不得肝脑涂地以报荀飞光与沈歌之恩。
这次端下洋夷的老巢,一大笔银钱进账,沈歌又重新规划一番,打算再次扩建营地。
别的不提,近十年内,清凌卫应当都会住在此地,因此建起一个个小家十分重要。
沈歌打算建两种营房。
一种为集体营房,一屋睡十名兵丁,床铺分开,配置箱柜桌椅,让每人都有自个的小空间,尽量住得舒适一些。这种营房为清凌卫官方营房,一切都由清凌卫付账。这十名兵丁中,有一名班长,而十个班即一百人中有一个百夫长。这样比较能形成一种纪律严明而又亲密的关系。
单身汉住集体营房,成家的将士则住另一头。
沈歌打算另外一边建造排屋,也是十名兵丁住一排,每家配置三间房一间厅一间厨房及一间冲凉房。这种住房虽统一建造,造价则为清凌卫出一半,将士出一半。将士可将家人迁入其中,正好这边人少地多,可顺便开荒。税收按照大燕规矩,直接交入清凌卫当中。
清凌卫的兵丁大多都是荀家收养的孤儿,其中孤儿比例高达八成,对荀飞光忠心耿耿,若他们有下一代,下一代在清凌卫中长大,忠心自不必提。
当然,不愿在这安家的将士沈歌也不会勉强,待他们到四十岁,拿上粮饷赏银,高高兴兴归乡便是。
沈歌做好规划,砖厂那头的规模自然需要扩大,更多将士被抽调过去,找土造窑烧砖。
烧砖极苦,开荒也苦,但所有将士无一句怨言,大伙都心中都充满期盼,期待早日过上沈歌规划的日子。
荀飞光将沈歌做的事看在眼里,沈歌的规划图中已有良田,有护营河,有大规模的营房,若规模再大一些,连一座小城也算得上。
荀飞光从后头抱着他,将脑袋搁在他肩上,带着笑意问:“小相公打算在这久居?”
“有何不可?”沈歌拖着这个大累赘走到从洋夷那头收缴过来的舆图面前,将地图指给他看,“荀哥你瞧,这是大燕,格格大陆在这,也许更远一些的海外还有其他大陆。洋夷现今有大船,有司南仪,还有火器等,他们野心勃勃,流窜至各处发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