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病娇王爷易推倒_分卷阅读_33(3 / 4)
期间倒是有件喜事发生,只不过跟他们家没什么关系,是董氏的大女儿文崔英,终于说定了婚事,男方大她五岁,已经考中了庶吉士,目前还在翰林院里头做着编修。据说婚事一说定,男方便得了外放的差事,到离京城不远的定边县担任县丞。
县丞这官看着小,却也是要看地方的。像之前想往别院里头塞人的那几个县丞,便翻不起什么大浪,没得罪慕容明珠之前,或许还有可能在政绩上做做文章,等三年任期结束后,凭着考评换个有油水些的地方继续当县丞。
但是京官不同,即使定边县只是靠近京城而已。
在这里做县丞,油水丰厚不说,只要在位置上的人会来事,三年任期一过,考评中上以上,再回翰林院便是有过基层经验了。如果运气好,又能得了天子的青眼,入阁拜相都是可能的。
和小地方的不同,文崔英未婚夫徐友云这一外放就相当于是面上镶金,只要他自己不找死,做满三年县丞,大好的前程便等着他自己去争取。
徐家原本还在忐忑,谈下这么一门亲事到底是不是妥当。他们是书香世家,祖上也是出过些读书的人才,做官却是没渊源的,在朝堂中的影响力,便是拍马也没办法与文家相比的。加上家中又无恒产,虽说是世代住在京中,徐家在读书人之中也极富盛名,认真说起婚事来,却少有好人家的愿意将女儿送到他家来吃苦的。这一拖二拖的,便将徐友云的年纪拖大了。
还好他们也是守规矩的人家,正妻没进门之前,没什么通房之类的糟心事。董氏便是看中了这点,由本家出面办了几次花宴,让文崔英在京中夫人面前露过脸,再特意将她得了景王妃赏识的事情一宣扬,这场婚事就这么结下了。
董氏心中大石落下,特地上门送了温婧蓉一车的礼物,感谢的话更是说了一堆,这才千恩万谢地走了。
本以为这样的日子还会继续下去,没想到七月初九的时候,许久没露面的冯进往别院里头带了一封信,温婧蓉没注意信上写了什么,只见慕容明珠读完信之后脸色都变了。
“怎么了?发生什么事了,你脸色这么差?”
“我们要立刻回京,宫里出事了。”
第一百一十八章 回京(下)
慕容明珠将信递与她看了,才知道太后自去年年底以来,一直沉迷于所谓的白衣教。
开始也还寻常,太后不过是一个月里头宣召个三两次伺奉三清上人的白衣教圣女入宫讲经论义,捐些米面粮油,金银钱帛。但几个月之后太后越发频繁地宣召圣女,最近更是逼着宣正帝,有想让宣正帝奉白衣教为国教的意思。
宣正帝自然不肯答应。
历朝历代,佛教和道教都是中原地区的最多人信仰的宗教。西楚开国以来,虽然没有明确立过国教,却是极为推崇佛教的。佛教人向善,今生之种种不如意,皆是前世之业障,唯有心怀善意,多累福报,死了才不会到地府受苦,来世也能投个好胎。百姓信了佛教,便不会自苦与今生,转而寄托与来世,这样的精神麻醉,无疑是统治者阶层愿意看到的。
但是白衣教却不同。
白衣教也是近几年才从北地传过来的。教徒伺奉的三清上人,据说原本是杀父弑母的恶徒,受观音大士点化,历经七七四十九难之后,与南天门莲花池清濯自身,罪孽尽消,一袭白衣,飞升成仙。然三清上人感悟自身,愿入凡尘点化世人,自此创建了三清教,所谓一清罪,二清欲,三清信。世人便是做了再多的恶,只要信奉了三清教,虔诚自省,便能在轮回时前障尽消,荣登极乐。而三清教所谓的虔诚自省,在北地许多地方都出现过只要信徒拿出足够的财物,便能从圣女手上换回洗清罪孽的三清水。更有教众打了洗罪孽的旗号,行侮辱(奸)淫之事,这也就是为什么三清教在北罗国会被列为(邪)教的原因。
在北罗国被取缔之后,这三清教摇身一变便成了白衣教,传进了西楚,其教义迎合了许多富户权贵的心理需求,一时大受追捧。
恰逢太后身体不适,夜里总是惊魇,太医院的院正也都看过了,不外乎开些安神助眠的药物,然而都无济于事。宣正帝又是个孝顺的,为了这事也是愁得不行,正巧永宁公主府上驸马也有此症,求了白衣教圣女的一颗红丸就好了。永宁公主在入宫的时候便将这白衣教的圣女一同带去见了太后,也不敢献红丸,只是行了一次推拿,替太后按了手脚,太后当晚便是全然无梦,一夜安睡。
太后这一高兴,隔天便赏了好些银钱给白衣教的圣女。宣正帝见的确有效果,太后也不再惊魇了,也就默许了白衣教圣女能随召入宫觐见。等他知道太后被那圣女说动,开始服用丸药的时候,太后已沾上了红丸许久,再劝太后禁服已是无用,她已经到了非红丸不得安眠的地步。
宣正帝说又说不得,关也关不得,再要去追责,那白衣教的圣女已经有月余没有再出现过了。太后断了丸药,正难受得紧,逼着宣正帝找人要红丸。自己亲娘和白衣教他都没办法下手整治,宣正帝只能拿那永宁公主和驸马出气,寻了个由头就将两人禁足关在了南山院,三年不得自由进出。
然而宫里太后的红丸还没办法解决,宣正帝也知道慕容明珠和温婧蓉此时在山东也无法赶回来,孩子还太小,经不起一路的颠簸。思来想去,他最终提笔写了这封信,让人带到了杨府杨太师手上。毕竟是太后的亲父,从人伦上来说杨太师比他这个做儿子的更有权利去管教太后。
然而他没料到的是,这封信还是辗转被送到了慕容明珠的手上。事关重大,慕容明珠虽然不受太后待见,毕竟还是自己的生身母亲,于国于家,他都应该要立刻赶回京城。
温婧蓉看完信交还给他,慕容明珠放烛火上烧了,又召了冯进到书房相谈。她也没闲着,让人叫来了小李管家,立刻就要收拾起来,带了个孩子,这一路上要准备的东西便多了起来,越早打理越好。
小李管家得了吩咐,立刻就让各院的动了起来。温婧蓉不打算带那么多乳母回京,云氏是肯定要带着的,董氏推荐来的四位她让银朵儿开了库房,除了该给的月钱之外,每人再多给十匹棉布,五匹丝绸,外加三十两的赏银。李氏几人心里十分不舍别院里头的这份工,活儿轻松不说,主家还客气好说话。但是真让她们离了家人往京城里去,她们也是不愿的。若不是那混不下去的,谁会轻易背井离乡?
还好主家给的遣散费十分丰厚,李氏等四人拿了财物,惋惜一阵便欢天喜地地家去了。
全府上下收拾了半天,总算是理好了行李。等慕容明珠从书房回来,温婧蓉也从厨房出来了。她让彭大厨带着小工一起,做了几十斤的炒米和酱炖牛肉,都用瓦罐装了,这万一路上赶得急,没时间煮粥熬汤的时候,炒米用热水一煮,很快便能软熟。酱炖牛肉用的黄豆酱本身就已经是很咸的了,温婧蓉还让彭大厨他们放了两倍的盐,这样就算天气热些,牛肉也不容易坏。要吃的时候多加些水,再加些蔬菜便是极为可口的一道汤菜。
都收拾妥当了,天色也晚,不好赶路。慕容明珠让各院的今晚都吃饱喝足了尽早歇下,等明天天一亮,也不造饭,就直接朝京城出发。
众人得了信,各自提前备下干粮不提。 ↑返回顶部↑
县丞这官看着小,却也是要看地方的。像之前想往别院里头塞人的那几个县丞,便翻不起什么大浪,没得罪慕容明珠之前,或许还有可能在政绩上做做文章,等三年任期结束后,凭着考评换个有油水些的地方继续当县丞。
但是京官不同,即使定边县只是靠近京城而已。
在这里做县丞,油水丰厚不说,只要在位置上的人会来事,三年任期一过,考评中上以上,再回翰林院便是有过基层经验了。如果运气好,又能得了天子的青眼,入阁拜相都是可能的。
和小地方的不同,文崔英未婚夫徐友云这一外放就相当于是面上镶金,只要他自己不找死,做满三年县丞,大好的前程便等着他自己去争取。
徐家原本还在忐忑,谈下这么一门亲事到底是不是妥当。他们是书香世家,祖上也是出过些读书的人才,做官却是没渊源的,在朝堂中的影响力,便是拍马也没办法与文家相比的。加上家中又无恒产,虽说是世代住在京中,徐家在读书人之中也极富盛名,认真说起婚事来,却少有好人家的愿意将女儿送到他家来吃苦的。这一拖二拖的,便将徐友云的年纪拖大了。
还好他们也是守规矩的人家,正妻没进门之前,没什么通房之类的糟心事。董氏便是看中了这点,由本家出面办了几次花宴,让文崔英在京中夫人面前露过脸,再特意将她得了景王妃赏识的事情一宣扬,这场婚事就这么结下了。
董氏心中大石落下,特地上门送了温婧蓉一车的礼物,感谢的话更是说了一堆,这才千恩万谢地走了。
本以为这样的日子还会继续下去,没想到七月初九的时候,许久没露面的冯进往别院里头带了一封信,温婧蓉没注意信上写了什么,只见慕容明珠读完信之后脸色都变了。
“怎么了?发生什么事了,你脸色这么差?”
“我们要立刻回京,宫里出事了。”
第一百一十八章 回京(下)
慕容明珠将信递与她看了,才知道太后自去年年底以来,一直沉迷于所谓的白衣教。
开始也还寻常,太后不过是一个月里头宣召个三两次伺奉三清上人的白衣教圣女入宫讲经论义,捐些米面粮油,金银钱帛。但几个月之后太后越发频繁地宣召圣女,最近更是逼着宣正帝,有想让宣正帝奉白衣教为国教的意思。
宣正帝自然不肯答应。
历朝历代,佛教和道教都是中原地区的最多人信仰的宗教。西楚开国以来,虽然没有明确立过国教,却是极为推崇佛教的。佛教人向善,今生之种种不如意,皆是前世之业障,唯有心怀善意,多累福报,死了才不会到地府受苦,来世也能投个好胎。百姓信了佛教,便不会自苦与今生,转而寄托与来世,这样的精神麻醉,无疑是统治者阶层愿意看到的。
但是白衣教却不同。
白衣教也是近几年才从北地传过来的。教徒伺奉的三清上人,据说原本是杀父弑母的恶徒,受观音大士点化,历经七七四十九难之后,与南天门莲花池清濯自身,罪孽尽消,一袭白衣,飞升成仙。然三清上人感悟自身,愿入凡尘点化世人,自此创建了三清教,所谓一清罪,二清欲,三清信。世人便是做了再多的恶,只要信奉了三清教,虔诚自省,便能在轮回时前障尽消,荣登极乐。而三清教所谓的虔诚自省,在北地许多地方都出现过只要信徒拿出足够的财物,便能从圣女手上换回洗清罪孽的三清水。更有教众打了洗罪孽的旗号,行侮辱(奸)淫之事,这也就是为什么三清教在北罗国会被列为(邪)教的原因。
在北罗国被取缔之后,这三清教摇身一变便成了白衣教,传进了西楚,其教义迎合了许多富户权贵的心理需求,一时大受追捧。
恰逢太后身体不适,夜里总是惊魇,太医院的院正也都看过了,不外乎开些安神助眠的药物,然而都无济于事。宣正帝又是个孝顺的,为了这事也是愁得不行,正巧永宁公主府上驸马也有此症,求了白衣教圣女的一颗红丸就好了。永宁公主在入宫的时候便将这白衣教的圣女一同带去见了太后,也不敢献红丸,只是行了一次推拿,替太后按了手脚,太后当晚便是全然无梦,一夜安睡。
太后这一高兴,隔天便赏了好些银钱给白衣教的圣女。宣正帝见的确有效果,太后也不再惊魇了,也就默许了白衣教圣女能随召入宫觐见。等他知道太后被那圣女说动,开始服用丸药的时候,太后已沾上了红丸许久,再劝太后禁服已是无用,她已经到了非红丸不得安眠的地步。
宣正帝说又说不得,关也关不得,再要去追责,那白衣教的圣女已经有月余没有再出现过了。太后断了丸药,正难受得紧,逼着宣正帝找人要红丸。自己亲娘和白衣教他都没办法下手整治,宣正帝只能拿那永宁公主和驸马出气,寻了个由头就将两人禁足关在了南山院,三年不得自由进出。
然而宫里太后的红丸还没办法解决,宣正帝也知道慕容明珠和温婧蓉此时在山东也无法赶回来,孩子还太小,经不起一路的颠簸。思来想去,他最终提笔写了这封信,让人带到了杨府杨太师手上。毕竟是太后的亲父,从人伦上来说杨太师比他这个做儿子的更有权利去管教太后。
然而他没料到的是,这封信还是辗转被送到了慕容明珠的手上。事关重大,慕容明珠虽然不受太后待见,毕竟还是自己的生身母亲,于国于家,他都应该要立刻赶回京城。
温婧蓉看完信交还给他,慕容明珠放烛火上烧了,又召了冯进到书房相谈。她也没闲着,让人叫来了小李管家,立刻就要收拾起来,带了个孩子,这一路上要准备的东西便多了起来,越早打理越好。
小李管家得了吩咐,立刻就让各院的动了起来。温婧蓉不打算带那么多乳母回京,云氏是肯定要带着的,董氏推荐来的四位她让银朵儿开了库房,除了该给的月钱之外,每人再多给十匹棉布,五匹丝绸,外加三十两的赏银。李氏几人心里十分不舍别院里头的这份工,活儿轻松不说,主家还客气好说话。但是真让她们离了家人往京城里去,她们也是不愿的。若不是那混不下去的,谁会轻易背井离乡?
还好主家给的遣散费十分丰厚,李氏等四人拿了财物,惋惜一阵便欢天喜地地家去了。
全府上下收拾了半天,总算是理好了行李。等慕容明珠从书房回来,温婧蓉也从厨房出来了。她让彭大厨带着小工一起,做了几十斤的炒米和酱炖牛肉,都用瓦罐装了,这万一路上赶得急,没时间煮粥熬汤的时候,炒米用热水一煮,很快便能软熟。酱炖牛肉用的黄豆酱本身就已经是很咸的了,温婧蓉还让彭大厨他们放了两倍的盐,这样就算天气热些,牛肉也不容易坏。要吃的时候多加些水,再加些蔬菜便是极为可口的一道汤菜。
都收拾妥当了,天色也晚,不好赶路。慕容明珠让各院的今晚都吃饱喝足了尽早歇下,等明天天一亮,也不造饭,就直接朝京城出发。
众人得了信,各自提前备下干粮不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