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君记_分卷阅读_61(3 / 4)
此情此景,恍若旧年,但是旧年陪在自己身边赏灯的人今年已不在身边。也不知他今夜是呆在深宫之中,在城楼上观灯呢,还是会如旧年一样偷偷溜出来到这街上来赏灯?
裴嫊忽然就想起前人所做的那首诗来:“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1]
不知如此良宵,又会是哪位佳人伴在他身畔,陪他一道赏灯?
忽听“砰”的一声,接着便是路人的惊叫赞叹之声。裴嬿抓着她的手臂晃道:“姐姐快看,那天上的焰火放得可真好看!”
裴嫊这才从自己的思绪里回过神来,顺着裴嬿的目光回头看去,只见一朵硕大的牡丹正绽放在如墨般的夜空里,绚烂夺目,艳压群芳。
不等那朵牡丹开败,又一声忽哨,数枝海棠花又悄然布满了夜空。
梅兰荷菊、梨樱杏桃,还有报春、木兰、杜鹃、合欢、芍药、山茶、佛桑、瑞香、水仙、百合、栀子等诸般奇花一朵接一朵的绽放于夜空之中,真真是各具其态、百花盛放,令人目不暇接。
那百花烟火纵然绚丽多彩,人人都翘首而望,但裴嫊却无心赏玩,不过看了一会,就重又垂下头来,无意中目光扫过一道人影,心中一跳,忙再看回去,凝目细瞧。
那人戴着一个昆仑奴的面具,一身白衣,身长玉立,风度翩翩,在人堆里极是醒目。
明明隔着十几丈远,他还戴着面具,但裴嫊几乎一眼就认出了他是谁,还有他身旁的那个女子,披一件杏黄色披风,风姿绰约,在人群中同那男子一样的醒目亮眼。
裴嫊远远望着夺人眼球的那一对璧人,两人身子挨得极近,手也紧紧牵在一起。那女子戴着的面具上绘着一个美人,左侧额角处画着一枝海棠,想来是百花仙子面具中的海棠仙子了。
原来郑蕴秀在他的心里是海棠仙子一般的佳人,那么她呢?
裴嫊忽然想起去年元夜时,他突然戴到她头上的那个面具,直到最后她也不知道那面具上究竟绘着什么,无论她后来怎么问弘昌帝,他都不说,只是笑而不答。
他的目光扫过自己,未做任何停留的直接看向了他身旁的女子。
裴嫊也不知自己心里该是庆幸他没认出自己还是该失望伤心,自己不过是换了一身布衣,戴了个麻姑面具,在他眼中已成陌路。
她的手不自觉的就抚上了心口处,隔着冬日厚重的衣物,隐隐摸到挂在她心口的那枚同心玉环。自从弘昌帝把这枚天心血玉同心环又送到她枕畔,她就忍不住重又把它戴在身上,须臾不离。
只可惜再娇艳的鲜花也红不过百日,再绚烂的烟火也不过转瞬即逝,夜空中繁花渐消,方才还璀璨夺目的夜空重又归于暗沉。
先前驻足观赏烟火的人群重又走动起来,人头攒动间,无论裴嫊如何左张右望,也只能从人影间偶尔露出的一丝缝隙里目送那一双璧人的背影,相偕而去,没入人海之中,再不见踪影,无从寻觅。
裴嫊再也无心赏玩灯市,跟裴婧和裴嬿说了一声,只道自己有些累了,想早些回去歇息,便带着橘泉和瑞草自回了她的玉华观。
回到卧房,洗漱完毕后,她遣退二婢,在妆镜前呆坐良久,才从梳妆匣的最底层里取出一个锦盒来,正是去年元夜时,弘昌帝放在她枕畔的那一个。
她将锦盒放在面前,却迟迟不打开它,手反向颈中摸去,摸到颈中系的那根红绳将坠在心口处的那枚同心玉环从衣服里取了出来。
她摸着手中温润的玉环,两行清泪慢慢溢出了眼眶。之前她曾无数次的想过,要不要将这玉环送到弘昌帝面前。每隔三个月,长喜公公都会替弘昌帝专程到玉华观来给孝慈太后敬一柱香,她完全可以趁这个机会托长喜把这枚玉环呈给弘昌帝,可是她始终没有这样做。
现在她知道为什么自己始终没有勇气送出这枚同心玉环了,因为她害怕。她害怕她把玉环送出去之后,那人并不理会她的暗示,或者压根就觉得她莫名其妙。所以她不敢,所以她寄希望于这个上元之夜。
到底今夜,她还是见到了他,可是他却对她视若无睹,这真真是相见争如不见。
她终于打开锦盒将里面收藏着的那幅绢画拿出来,细细摩挲着上面弘昌帝的笔触。至于这幅画究竟画得是老丑妇人还是妙龄佳人,其间所藏之意到底是什么?如今于她而言,都已经不再重要了。
因为今夜在见过那一对无比般配的身影后,她就已经明白,无论去年上元节时弘昌帝是怀着什么样的心思把这两件物事送到她枕畔,但是此时此刻陪在他身边的,已经不是自己了。自己已成他的过去,而郑蕴秀才是那个陪在他身边陪他一路走下去的最亲近的人。
这样也好,横竖自己是不能生育的,便是再回到他身边,以后又该如何自处呢?
裴嫊吹熄了烛火,在一室寂寞漆黑中枯坐良久,终于站起身子,披上狐裘披风,拿起桌上的锦盒,又取了枚黑檀木簪,这才悄然步出屋子。幸喜倒没惊动橘泉和瑞草两人,此时已是丑时,夜深人静,想必除了自己,整个玉华观中之人都已安睡。
她缓步走到后门处,取下门栓,轻轻推开半扇门板,走了出去。玉华观本是依玉华山而建,因此得名,后门外有一条小路直通山间,裴嫊便沿着这条小路拾级而上,朝山中行去。
山间风大,入夜更是寒冷,裴嫊裹紧了狐裘披风,仍是觉得寒风刺骨,只有手中握着的那枚同心玉环尚有一丝暖意。 ↑返回顶部↑
裴嫊忽然就想起前人所做的那首诗来:“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1]
不知如此良宵,又会是哪位佳人伴在他身畔,陪他一道赏灯?
忽听“砰”的一声,接着便是路人的惊叫赞叹之声。裴嬿抓着她的手臂晃道:“姐姐快看,那天上的焰火放得可真好看!”
裴嫊这才从自己的思绪里回过神来,顺着裴嬿的目光回头看去,只见一朵硕大的牡丹正绽放在如墨般的夜空里,绚烂夺目,艳压群芳。
不等那朵牡丹开败,又一声忽哨,数枝海棠花又悄然布满了夜空。
梅兰荷菊、梨樱杏桃,还有报春、木兰、杜鹃、合欢、芍药、山茶、佛桑、瑞香、水仙、百合、栀子等诸般奇花一朵接一朵的绽放于夜空之中,真真是各具其态、百花盛放,令人目不暇接。
那百花烟火纵然绚丽多彩,人人都翘首而望,但裴嫊却无心赏玩,不过看了一会,就重又垂下头来,无意中目光扫过一道人影,心中一跳,忙再看回去,凝目细瞧。
那人戴着一个昆仑奴的面具,一身白衣,身长玉立,风度翩翩,在人堆里极是醒目。
明明隔着十几丈远,他还戴着面具,但裴嫊几乎一眼就认出了他是谁,还有他身旁的那个女子,披一件杏黄色披风,风姿绰约,在人群中同那男子一样的醒目亮眼。
裴嫊远远望着夺人眼球的那一对璧人,两人身子挨得极近,手也紧紧牵在一起。那女子戴着的面具上绘着一个美人,左侧额角处画着一枝海棠,想来是百花仙子面具中的海棠仙子了。
原来郑蕴秀在他的心里是海棠仙子一般的佳人,那么她呢?
裴嫊忽然想起去年元夜时,他突然戴到她头上的那个面具,直到最后她也不知道那面具上究竟绘着什么,无论她后来怎么问弘昌帝,他都不说,只是笑而不答。
他的目光扫过自己,未做任何停留的直接看向了他身旁的女子。
裴嫊也不知自己心里该是庆幸他没认出自己还是该失望伤心,自己不过是换了一身布衣,戴了个麻姑面具,在他眼中已成陌路。
她的手不自觉的就抚上了心口处,隔着冬日厚重的衣物,隐隐摸到挂在她心口的那枚同心玉环。自从弘昌帝把这枚天心血玉同心环又送到她枕畔,她就忍不住重又把它戴在身上,须臾不离。
只可惜再娇艳的鲜花也红不过百日,再绚烂的烟火也不过转瞬即逝,夜空中繁花渐消,方才还璀璨夺目的夜空重又归于暗沉。
先前驻足观赏烟火的人群重又走动起来,人头攒动间,无论裴嫊如何左张右望,也只能从人影间偶尔露出的一丝缝隙里目送那一双璧人的背影,相偕而去,没入人海之中,再不见踪影,无从寻觅。
裴嫊再也无心赏玩灯市,跟裴婧和裴嬿说了一声,只道自己有些累了,想早些回去歇息,便带着橘泉和瑞草自回了她的玉华观。
回到卧房,洗漱完毕后,她遣退二婢,在妆镜前呆坐良久,才从梳妆匣的最底层里取出一个锦盒来,正是去年元夜时,弘昌帝放在她枕畔的那一个。
她将锦盒放在面前,却迟迟不打开它,手反向颈中摸去,摸到颈中系的那根红绳将坠在心口处的那枚同心玉环从衣服里取了出来。
她摸着手中温润的玉环,两行清泪慢慢溢出了眼眶。之前她曾无数次的想过,要不要将这玉环送到弘昌帝面前。每隔三个月,长喜公公都会替弘昌帝专程到玉华观来给孝慈太后敬一柱香,她完全可以趁这个机会托长喜把这枚玉环呈给弘昌帝,可是她始终没有这样做。
现在她知道为什么自己始终没有勇气送出这枚同心玉环了,因为她害怕。她害怕她把玉环送出去之后,那人并不理会她的暗示,或者压根就觉得她莫名其妙。所以她不敢,所以她寄希望于这个上元之夜。
到底今夜,她还是见到了他,可是他却对她视若无睹,这真真是相见争如不见。
她终于打开锦盒将里面收藏着的那幅绢画拿出来,细细摩挲着上面弘昌帝的笔触。至于这幅画究竟画得是老丑妇人还是妙龄佳人,其间所藏之意到底是什么?如今于她而言,都已经不再重要了。
因为今夜在见过那一对无比般配的身影后,她就已经明白,无论去年上元节时弘昌帝是怀着什么样的心思把这两件物事送到她枕畔,但是此时此刻陪在他身边的,已经不是自己了。自己已成他的过去,而郑蕴秀才是那个陪在他身边陪他一路走下去的最亲近的人。
这样也好,横竖自己是不能生育的,便是再回到他身边,以后又该如何自处呢?
裴嫊吹熄了烛火,在一室寂寞漆黑中枯坐良久,终于站起身子,披上狐裘披风,拿起桌上的锦盒,又取了枚黑檀木簪,这才悄然步出屋子。幸喜倒没惊动橘泉和瑞草两人,此时已是丑时,夜深人静,想必除了自己,整个玉华观中之人都已安睡。
她缓步走到后门处,取下门栓,轻轻推开半扇门板,走了出去。玉华观本是依玉华山而建,因此得名,后门外有一条小路直通山间,裴嫊便沿着这条小路拾级而上,朝山中行去。
山间风大,入夜更是寒冷,裴嫊裹紧了狐裘披风,仍是觉得寒风刺骨,只有手中握着的那枚同心玉环尚有一丝暖意。 ↑返回顶部↑